AI科技緩解壓力與焦慮

吳桂生博士 | 2024-12-27

壓力與焦慮是現代人生活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調查發現,每4位香港人便有1位可能出現焦慮症狀,當中包括持續緊張、恐懼或過度擔憂。輕微壓力有助個人成長,但長期高壓則可引致焦慮症。

在面對壓力或焦慮問題時,程度輕微的,我們可利用呼吸或放鬆練習等方法去改善;情況嚴重的,一般需要藥物或心理治療,目的就是讓身體和思想可放鬆下來。然而,對於許多人來說,到底怎樣才是真正放鬆呢?真正放鬆又要達到一個怎樣狀態呢?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快速發展,新興的非侵入性治療技術──腦神經回饋(Neurofeedback),開始被廣泛應用於改善焦慮症狀或減輕壓力。通過檢測反映身體狀態的大腦電波,我們可以訓練一個人的中央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和身體達到一個真正放鬆狀態。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佩戴腦電波感測器,AI技術能以極高速度處理患者的腦電波數據,給予患者即時回饋。透過視覺或聽覺回饋,讓他們知道自己當下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從而學習調整自己的腦電波模式,減少過度活躍的腦部活動,達到真正放鬆狀態。研究顯示,腦神經回饋對於減輕壓力或改善焦慮相當有效,不僅能幫助患者放鬆,同時可提升自我控制能力,讓患者更易應對壓力。與藥物不同,這一項無創非入侵性技術,副作用極少,能為患者帶來長期改善。

謹記,焦慮與壓力其實是生活中常見的挑戰,不論透過傳統方法還是先進腦神經回饋技術,面對問題,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去改善身心狀態,是讓大家活得開心的關鍵元素。

作者為美國心理學會會員、執業臨床心理學及腦神經心理學專家

www.drsamng.com

[信健康] 淺談緩解壓力與焦慮,專科貼士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