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饒公

李思齊教授 | 2019-08-06

今年8月,是我們永遠懷念的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1917年8月9日至2018年2月6日)102歲冥壽,饒教授(饒公)去年雖已離去,但他留下的處世學、養生之術和治學精神等,仍深深影響後學。

饒教授能壽高101歲,究其養生術,與其精通「養心法」有關。饒教授出名喜撫古琴,在中醫學裏,琴學是非常靜心、養心的。故本欄自今期開始,會分多期把饒公與古琴之養生學詳說。

古琴能養生

古琴,又稱七弦琴,居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華夏民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相傳為伏羲所造。古琴有別於其他樂器,它是自古文人用來陶冶性情專有的聖潔之器,文人用它來抒發情懷、寄託理想,會友時互通心趣,獨處時修身養性。琴遠遠超越音樂的意義,它那清幽高邈的音律和獨特的構造,早已和中國哲學、美學、倫理學及其他人文思想交融一起,成為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古人言:「古箏悅耳,古琴悅心。」箏琴本是一類,但古箏是表演樂器,是為高朋滿座時助興的,而古琴是敍述型的,是孤獨的,是彈奏給自己解悶的。有詩曰:「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古琴不是大眾的表演藝術,不在於「他娛」的表演意圖,而是以「自娛」養生之修行為主旨,它的目的更在於「養生」、「修德」等。

《左傳.昭西元年》載:「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韜心也。」宋朱長文《琴史》載:「君子之於琴也,非徒取其聲音而已,達則於以觀政焉,窮則於以守命焉。」古人皆認為,琴的主要功用是教化和修身,故古琴藝術一般不稱「琴藝」,而尊為「琴學」。

古琴能養德

養生貴在養心,養心首要養德。人的健康與德操大有關聯,《中庸》強調「大德必得其壽」,古代醫家均認為養德、養生並無區別。「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自古音樂與「德」就密不可分。健康的音樂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夠改善人的品德操守,能夠深刻激發人的情感,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東漢著名琴家蔡邕所著《琴操》載:「昔伏羲氏作琴,以禦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古琴向來是禮樂教化的工具,古人認為,琴具有天地之母音,內蘊中和之德性,足以和人意氣,感人善心,頤養正心而滅淫氣。故無論彈琴或聽琴,都能培養人高尚情操,陶冶性情,提升修養,增進道德,使人外而有禮、內而和樂,從而達到養德養生之目的。

古琴能養性

清《養生隨筆》中明確指出「琴能養性」,養性,即調整人的性情、情緒。古琴曲大多由非韻律性段落構成,重意不重形,琴曲發展手法和結構,完全由樂曲的內容和思想感情的發展來決定,起承轉合隨意發揮,不注重小節,給人一種前後一體、貫成一氣的自然推進之感。故琴音在聽覺上不引起律動感,速度適中而有節制,一旦在聽覺上被認同,便有一種沖和無礙、真氣運行、神清氣爽的感覺,使得五臟相合、血氣和平,這正是古琴中正平和、自成風骨的藝術特點。

古琴能療疾

北宋歐陽修在《送楊置序》中載,他曾鬱鬱不得志,患上今人所謂的情緒病,後來通過撫琴,在不知不覺間解開到其鬱結,病終痊癒,他並把此法推介給好友楊置。琴能療疾,可表現在:一、撫琴能調暢人的情志,抒發內心不悅的情感,致人可消愁解悶、心神安寧、樂觀豁達,大利情志性疾病的調養;二、撫琴可使人精氣神合一,雜念漸消,從而精氣內斂、心靜神凝,還能活動手指,增強手指、手掌、手腕等功能,可謂動靜結合、心身雙修。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員:文芊

 

[信 ● 健康] 養生貴在養心養德? 古代醫家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