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護體

梁寧茵中醫師 | 2019-10-21
長期攝入過多動植物脂肪、飲酒過量、久坐少動、工作壓力過大等,導致毒素囤積,增加肝臟及脾胃的負荷。

陳先生42歲,從事餐飲業20年,去年10月開始,右上腹間歇性脹滿不適,按之有壓痛感,經常會疲倦乏力,食慾不振,性功能減退。經腹部超音波掃描之後,發現肝的脂肪量超過10%,屬中度脂肪肝。由於他有家族肝癌病史,他開始警覺及焦慮,想用中醫方法控制病情。我從根本的問題着手,標本兼治,安排他進行了一個8個月的健肝療程。

清除濕毒

陳先生的脂肪肝是怎樣形成的?翻看他這10年的生活習慣,發現他每周有4天晚上要出外應酬,每次都會飲2至3杯紅酒或威士忌。他饞嘴嗜食,尤好肉食、海鮮、時令水果。工作方面,陳先生在這10年間擴充業務,由一間食肆增加至5 間,事事親力親為,工作量大,每天要到凌晨時分才回家休息。由於工作繁忙,又沒有任何運動,在這10年之間,體重由70公斤增至85公斤,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他除了有中度脂肪肝之外,血脂指數偏高,有高血壓,並經常出現口乾、口苦、便秘及痔瘡等問題。

從成因及症狀來看,脂肪肝屬於中醫「脇痛」、「肝癖」、「積聚」的範疇,與痰、濕、瘀有關。陳先生的個案是典型的肝膽濕熱型,發生的機理以氣滯血瘀為本,肝膽濕熱為標,緣於長期飲食失當,攝入過多動植物脂肪,加上飲酒過量,久坐少動,作息失調,工作壓力過大,導致毒素囤積,增加肝臟及脾胃的負荷,影響氣血運行,不能正常排出毒素及濁氣,久而久之,濕熱內蘊,形成脂肪肝,出現肝膽區的壓痛感,煩躁易怒、口苦、口乾、大便不暢甚至痔瘡等症狀。要健肝, 除了中藥、針灸、拔罐之外,還要嚴格改變生活習慣。

中藥方面,標本兼治,清利肝膽,健脾祛濕的同時,輔以行氣活血祛瘀之法。常用方有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散、黃連溫膽湯及膈下逐瘀湯。

除了每天服中藥外,他需要每周針灸2次,選穴以肝脾經為主;一個月拔罐一次,以清除體內的濕毒。

日常飲食方面,我將白背木耳、山楂打粉,加入杞子,要他每天泡水服用,護肝之餘,可加強毒素的排出。由於他有廚師每天烹調不同的健康食譜給他享用,我便為他設計了一系列健肝餐單,包括以下幾款:早餐: 無糖豆漿煮原片燕麥,加入適量合桃及奇亞籽、牛油果碎蛋三文治。午餐:黃薑乾葱炒糙米飯、5盎斯三文魚、麵豉豆腐海帶湯。下午茶:菜肉(雞肉)雲吞5粒、熱檸茶一杯。晚餐:蒸西蘭花,加少許麻油及減鹽生抽或素蠔油拌勻、魚片蕃茄湯米粉。

戒酒早睡

工作方面,我建議他不要再理瑣碎事務,諮詢專業顧問如何分配時間,選擇適當的助手分擔工作,要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戒酒及早睡。

運動方面,我要求他在上班前先完成,目標由最初3個月的每天行3000步增至每天一萬步,8個月內減去15公斤,腰圍收細10厘米。

經過8個月嚴格執行的健肝治療,陳先生脂肪肝的病情已逆轉,由中度減至輕度,整體情況改善,體力增加,精神飽滿,心情開朗,所有不適的症狀也消除。

隨着社會進步,生活方式的轉變,體重超標及飲酒過量的人與日俱增,脂肪肝患者數目亦同步增長,失治或誤治,病情發展下去很易演變成肝硬化及肝癌,所以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醫治及改變生活模式,才可保肝護體。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護肝養生非難事,中醫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