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研先縮後除治癌 近5成肝癌有望根治
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發中期肝癌「先縮後除」治療方案,透過接受肝動脈栓塞化學療... -
疫下求診次數減少 新增癌症個案近20年來首度下跌
姚浩然醫生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亦是社會不容忽視的公共衞生議題。醫院管理局香港... -
-
-
減肥都跟腸胃問題有關?
施蘊知醫生大家知不知道怎樣計算肥胖程度?我們常用體重指標來評估一個人是否過重或他的... -
小心隱性乙肝
黃天祐醫生一位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年輕女病人覆檢時,詢問每年一次恒常驗身是否已經足夠... -
-
-
港新增癌症跌2.6% 肺癌繼續成頭號殺手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近日公布「2020年香港癌症統計」數據結果,2020... -
中醫藥全球發展策略之醫療篇:「國家疫病中醫研究(香港)中心」
黃譚智媛8月21日,香港浸會大學與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聯合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
-
使用安全套有多安全?
黃天祐醫生使用安全套(又稱保險套)的目的本是為預防性傳播疾病,歷史至少可追溯至15... -
善用癌症指數防癌
李兆康醫生近年常聽到當有某些症狀求醫時,醫生會建議驗一驗「癌症指數」,這些指數其實... -
無花果為「抗癌第一果」
李思齊教授 研究員文芊無花果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其最受關注的功效是顯著的抗癌抗腫瘤作用。無花... -
丙型肝炎篩查治療一條龍
黃麗虹醫生丙型肝炎(丙肝)可以引致肝硬化及肝癌。本港的肝癌病人中,約有3%至6%與... -
世界肝炎日
施蘊知醫生世界衞生組織於2011年開始定了每年的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這一天是一... -
三大癌症:可預防?不可預防?
顏寶倫醫生家庭醫生服務社區前線,其中一項要務是預防癌症。當中的「第二層預防」,就... -
肝炎與性接觸關係密切
黃天祐醫生全球患上慢性肝臟疾病的數字年年攀升,肝癌為本港第三大致命殺手,死亡威脅不... -
認識中藥之動物類
梁寧茵中醫師傳統中醫藥屬動物類的比例不高,佔量不多,但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無論用於解表... -
無聲無息 乙型肝炎
施蘊知醫生劉小姐三十多歲,最近一次身體檢查,發現自己原來是乙型肝炎帶菌者。她自覺身... -
飲酒的迷思
施蘊知醫生李先生年約30多歲,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飲酒應酬。他自覺酒量不好,飲一小... -
肝癌診斷五花八門
李兆康醫生肝癌常見於中國沿岸城巿、台灣及越南等發展中城巿,北美國家則較罕見。乙型肝... -
本港癌症數字創新高 肺癌為頭號殺手
黃錦洪醫生醫管局公布最新癌症統計數字,2019年新增癌症個案創新高,多達35082... -
預防大腸癌 由篩查開始
何家銘醫生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在去年10月公布了2019年香港癌症統計數... -
抽血篩檢 識別病毒性肝炎隱形患者
司徒偉基教授香港是病毒性肝炎的高發地區,特別是乙型肝炎,估計約有60萬人是乙肝病毒帶...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