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 無可取締的地位

蘇炳輝醫生 | 2020-06-17
在化療藥物出現前,患者存活期只有約4個月,第一代鉑類藥物在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出現後,病人存活期可延長至半年至8個月;到九十年代初,鉑類藥物聯合其他化療藥使用,進一步把病人的生存期延長至約8至10個月。

化療一直是重要的治癌手段之一,然而不少病人一聽到化療即聞之色變,認為化療極為傷身,害怕出現貧血、脫髮、嘔吐等副作用。隨着近年標榜療效更佳、副作用更少的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新型療法相繼出現,令不少人認為化療已經過時,可被其他治療取代。上述講法並不完全正確,隨着化療藥物的改良,加上混合治療的廣泛應用,化療仍是癌症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化療針對癌細胞增生能力的特點,以藥物干擾癌細胞分裂,抑制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破壞DNA結構,從而抑制癌細胞繁殖或消滅癌細胞。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為例,在化療藥物出現前,患者存活期只有約4個月,第一代鉑類藥物在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出現後,病人存活期可延長至半年至8個月;到九十年代初,鉑類藥物聯合其他化療藥使用,進一步把病人的生存期延長至約8至10個月。其後的新型化療藥物如吉西他濱(Gemcitabine)、多烯紫杉醇(Docetaxel)、紫杉醇(Paclitaxel)、長春瑞濱(Vinorelbine)等出現,均為病人帶來曙光。

醫學不斷進步,第二代、第三代的化療藥物本身副作用已大減,而現今針對副作用的藥物也不斷演化,有效紓緩病人治療後的不適。事實上,其他新型療法也有一定副作用,例如標靶藥物也有機會引致高血壓、流血、血栓及腎功能受損等副作用,但只要透過醫護團隊緊密監測,其實病人毋須過分擔心。

化療現時除了作為一線的治療方案,更多會應用在術前術後的輔助治療、局部晚期治療等,配合放射治療也是近年常見做法。醫學界正全力研究在化療上加入其他新型療法的新治療模式,例如以化療配合免疫治療,以及化療加上抗血管生成藥治療等,希望強強聯合,一加一的治療效果大於二。總括而言, 化療的歷史雖然悠久,但仍有很大空間繼續開發,可以預期化療仍會在癌症治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作者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化療是治癌最好方法? 醫生資訊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