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蚤患」

李思齊教授 | 2020-09-22
張愛玲是一名天才作家。

張愛玲(1920至1995年)是一個天才作家,今年的9月30日,是其100周年冥誕。

筆者多年的好友黎活仁教授,他也是一個天才學者,他曾舉辦過的學術活動,在文壇上可謂是舉足輕重,建樹良多。他現今是國際張愛玲研究會會長,過去收集了很多有關張愛玲的寶貴資料,正打算分享給同好,使人多點了解張愛玲。近月,筆者向其借閱了一些有關張的資料後,今期會從中醫角度,試解釋張愛玲晚年「蚤患怪病」之謎。

晚年患「怪病」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這是張愛玲少女時期的一句名言。想不到,這卻預言了她晚年要飽受「跳蚤」之苦。張愛玲主要的作品小說集《傳奇》和散文集《流言》,曾令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為之傾倒。她顯赫的家世,也為其增添不少傳奇色彩。她的祖父張佩綸是晚清名臣,祖母李菊藕是李鴻章之女。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張愛玲剛步入文壇,其作品便令世人驚艷。這個時期的她大放異彩,與其晚年飽受「蚤患」折磨之苦,形成鮮明的對照。

晚年時的張愛玲居住在洛杉磯,自稱長受「蚤患」的困擾,她的好友林式同回憶說:「張愛玲告訴我說,她搬家是為了避蚤子。她說她那裏的蚤子產於南美,生命力奇強,什麼地方都鑽!」當地的醫生認為,這只是她的「疑心病」。筆者翻看其生平的資料,發現其好友林式同對張所指的「蚤患」,其實是因「皮下脂肪太少,抗菌力不夠」所致,故筆者再從中醫的觀點來分析,張愛玲大可能是患有「老年皮膚瘙癢症」,或還兼有一些奇難雜症。

皮膚瘙癢症

人體隨着年齡的增長,便會發生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老化,皮膚也是如此。人過了60歲後,皮膚各層和附屬器官,以及皮下脂肪,會出現萎縮和感覺衰退、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致使皮膚乾燥、局部血液循環減慢,皮膚稍受刺激即會瘙癢。此外,某些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膽疾患、代謝障礙、內臟腫瘤、變異性疾病、習慣性便秘、腎功能不全、甲狀腺機能減退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病患者等,也會出現全身性瘙癢症。

中醫認為,「老年皮膚瘙癢症」與「風、濕、熱」等有關,有「無風不作癢」、「熱微則瘡癢,熱甚則瘡癰」等說法。此病多因年老體弱、氣血不足所致。血虛則燥自內生,令肌膚失養;氣虛則易受風邪等侵襲而致病。此症多以皮膚乾燥、瘙癢為主要臨床表現,發病時,瘙癢難耐,會嚴重影響身心,使人煩躁不安,因此,張愛玲把頭髮剪短了,衣服丟了,家裏的東西都甩了,故意住在沒有家具的新房子來「避蚤」。這也難怪,西醫為張愛玲診斷時,認為她應當去看心理醫生,而不是皮膚科。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員:文芊

 

[信健康] 張愛玲晚年怪病,中醫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