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檢查預防中風 慎防心房顫動引致中風風險

2021-11-29

心臟科專科醫生高國進表示,新一代抗凝血藥能有效減低因心房顫動而引起的中風風險。

中風是本港第四號的「致命殺手」,香港每年平均約有三千多人死於中風,作為大腦血管疾病,中風有機會導致腦細胞壞死或減少血液、氧氣的供應,在數分鐘內即可令腦細胞受損或死亡,再影響部分腦細胞所支配的身體功能如手腳活動及語言機能。有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須及早了解中風的成因、症狀、併發症及治療方法,從而阻截中風發生。

中風可分為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兩類:缺血性中風是指腦部因血液供應不足而壞死,使身體出現永久性的功能障礙。這情況可因血管收窄而引致供血不足或心房顫動及其他原因而使血液凝結,形成血栓。血栓隨血流到腦部,阻塞血管。出血性中風則是由腦血管破裂所引致。流出的血液形成血塊,引致腦壓上升及壓迫周邊的腦部組織,造成腦細胞死亡。

心臟科專科醫生高國進表示,有不少危險因素也會導致中風,「最常見原因是三高,即高血糖、高血脂(膽固醇)及高血壓,因此要由改善生活習慣做起,包括多做運動及早睡早起,並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進食高飽和脂肪、高反式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應戒煙及避免酗酒,是預防中風的最佳方法。」

不過高醫生指出,很多病人誤以為血管內長期積聚了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令血液未能通過而導致中風,單靠服用通血管的藥物就能解決相關問題,從而減低中風的風險,「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脂肪和膽固醇真正積累的地方是血管內壁,只是當它們積累愈來愈多後,血管內壁愈來愈厚,承受不住壓力而出現撕裂,才會引致突然血栓令血液在短時間內無法流通,便會令腦細胞突然缺氧,引致缺血性中風。」因此最佳的治療方案,是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改善血管病變,同時服用阿士匹靈等通血管藥,在突發性中風時,可以及時溶解血栓。

評估房顫病人中風風險

中風不一定是大腦血管本身出現病變引致,血栓亦可以由身體其他器官內形成、脫落、再飄浮入大腦內。從心臟製造出來的血栓大多是心房顫動導致的,高醫生解釋,「正常人每分鐘心跳次數是60至100次,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心跳可以突然跳到每分鐘100至160次,過快及不規律的心跳會使血液未能有效地泵進心室,導致部分血液滯留於心房內,滯留的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塊;如果血塊流到腦部,就會引致腦部供血嚴重受阻,導致缺血性中風。」高醫生指出目前每四至五名心房顫動患者,就有一名會患上中風,中風風險比正常人高,因此建議感覺心跳紊亂不適的病人盡早求診,接受心電圖及脈搏檢查,以分辨心律是否正常。

當然患有心房顫動,也未必只會引致中風,高醫生就憶述曾有位八十歲婆婆,做心電圖後顯示有心房顫動,於是安排照心臟超聲波,卻發現左心房被大片血塊堵塞;其後她數日都沒有小便,再照超聲波發現左心房的血塊消失了,於是即時安排她做電腦掃描檢查,發現血塊已流到腎臟,堵塞了腎血管,故此才會出現沒有小便的情況。「雖然從以上病例可見,血塊未必一定流到腦部引致中風,但始終心房顫動增加了患上中風的風險,因此確診心房顫動後,醫生會以CHA2DS2-VASc評分表來評估病人的中風風險,分數愈高,中風機會便愈大,如果經評估後屬高中風風險的心房顫動病人,醫生會因應病人情況處方抗凝血藥,來減低中風風險。」

處方抗凝血藥預防中風

抗凝血藥的主要功用,是使血液不容易形成血塊,減少因血塊流到腦部而引致中風的風險。高醫生表示傳統會以華法林(Warfarin)來治療心房顫動,「不過由於它主要透過抑制與維他命K相關的凝血蛋白,從而使血液不容易形成血塊,來減少血塊堵塞血管的機會。因此患者須調節飲食,保持穩定的維他命K攝取量,加上華法林的療效會受很多中西藥物影響,服用起來限制較多;新一代抗凝血藥受飲食及其他藥物影響相對較少,最重要的是較華法林更有效預防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因此國際指引也推薦心房顫動患者服用新一代抗凝血藥。」

並非所有情況也適合處方新一代抗凝血藥,高醫生指出,有先天性心瓣疾病,或是曾安裝人工心瓣的病人,均不適宜服用新一代抗凝血藥。「另外出血風險較高的病人,例如年紀較大的長者,如果出現腳步不穩的情況,醫生可能需要評估他會否容易跌倒受傷,令流血風險有所增加。遇有未能處方抗凝血藥的情況,可能會考慮為病人進行左心房耳封堵術,將封堵器植入左心房耳,避免血液停留凝固成血塊。」

(*資料由高國進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