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防「濕寒」
初春氣候,冷暖無常,俗稱「後母面」。宜提防「後母」的濕寒來襲。中醫認為,濕氣重,分為濕寒和濕熱。濕邪是「最纏人」的一種外邪。這因濕邪黏濁,經人口鼻、肌膚等入侵人體後,便很難排出體外。濕邪遇寒,則為濕寒。以季節論,秋冬乾燥少雨,春夏則雨多潮濕;以地理論,北方乾燥,南方濕氣重。故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因南方濕氣比較重,致濕寒更易襲人。
濕寒,為百病之源。當身體出現渾身不爽利、頸肩腰腿痛、易感冒、女子易痛經等,都有可能是寒濕入體的訊號。因中醫認為:「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凝則瘀,瘀則堵,堵則瘤。」這話意指出,體質虛弱者,陽氣不振,難以祛除濕寒之邪,以致血運不暢,久則氣血瘀滯,嚴重者形成腫塊。如久坐不動體質濕寒者,則更易出現「寒瘀雙症」。
濕寒,從其表現看,可分五級:
一級在表皮:表現為皮膚瘙癢、長濕疹等,且反覆難癒;二級在肌肉:常肌肉痠痛、易困倦、易乏力,如肩頸肥厚、關節痠痛、腰痠乏力等;三級在骨骼:即骨寒濕,如肩周炎、頸椎病、頸肩腰痛、風濕性關節炎等;四級在臟腑:寒濕入侵脾胃、肺腑、子宮、卵巢等,會導致身體各項機能受損,如女性宮寒、月經不調、乳腺增生各類婦科疾病等隨之而來;五級在身上:即長各種腫瘤。
濕寒致病,多由陽氣不足、濕寒過盛之人所患。此乃一年四季皆有,春季更甚。濕寒病主因陰濕寒盛,陽氣被遏,致不能升清降濁,化陰布水。加上現代人多喜涼食冷飲,寒濕之邪更易直入胃腸,傷及中焦陽氣,造成脾胃陽虛,不能化陰,濕寒困脾,致升降失調,三焦氣機不暢,水布失常,再致經絡不通,水液代謝失常。
濕寒病散見於《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歷代醫家醫案中,但並未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結合現代醫學,則多見於頸椎綜合病、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坐骨神經痛、慢性咽炎、肺炎、胸間積液病、冠心病、胃病、腎病、肝病等。
濕寒為病,變化多端。如寒濕傷陽愈深,病勢愈重;寒濕黏滯,愈寒濕,病癒愈慢。
筆者列舉3類「濕寒病」禁忌:1.濕寒滯頭:臨床表現多為頭暈目眩、視物昏蔽、惡心嘔吐等,該類患者應少吃涼食冷飲、注重保暖、補陽護陽;2.濕寒滯心:常表現為心前區憋悶疼痛,甚至劇烈絞痛,或動則心慌氣短、嘆息少舒、休息不寧、手足冷涼等,該類患者飲食上禁忌油膩生冷、注意保暖、防止過度勞累;3.濕寒滯肺:臨床表現為每遇外寒則咳嗽喘逆,氣短氣急,咯泡沫狀稀白痰,口乾不欲飲等,此類易犯病者除飲食禁忌冷飲涼食,還應注重保暖,避免風寒感冒。
俗說:「濕寒一去百病消。」寒濕者,可適當地多曬太陽、做運動、用溫水泡腳、喝薑茶、做艾灸等來作改善。如嚴重者,則宜及早到醫師處診治。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員:文芊
[信健康] 初春要嚴防「濕寒」,中醫訊息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