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食療
立春後,氣溫不低也不高,然而相對濕度則明顯升高;早春,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只要稍欠注意,很易患上傷風、感冒。中醫認為,注意飲食有助強身抗病。
道教書籍《雲笈七籤》云:「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不可一於溫也,禁吃熱物。」意謂春季宜少吃過於辛溫燥熱的食物。
春,五行是木,對應肝。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調達,可以調節人體一身氣機;而木的特性是生發、向上生長。春天萬物生發,是一個陽氣升發的過程,所以春季肝當令。肝性喜疏達調暢。外界環境變化會導致肝氣的不舒暢、不調達,這時就會出現肝氣鬱結、肝陽上亢等情況。肝氣鬱結的主要表現之一是喜歡嘆氣。適當運動、注意情緒調節、別急躁、適度調節飲食,都有助改善不適。
肝最愛在人入睡時才工作,所以長期捱夜的人就沒有給予肝臟適當工作的時數。日久,必然影響到體質。
肝具有調節氣血、調暢情志、疏理氣機的作用。中醫認為春與肝相應,早春時養肝、護肝得法的話,整年的健康也會好。春季養肝應包括飲食、起居、鍛煉和情志四方面。
春日飲食宜增甘少酸
春天,肝的疏泄功能旺盛,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氣過盛。肝陰虛者應少吃酸,因多吃酸會導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春季宜適當多吃些甘味食物以健脾益胃,兼防止過旺的肝氣侵犯脾胃。
春日,可適當多吃以下食物:
1.大棗:味甘,性溫。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和營衞,解藥毒。具有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衞不和、心悸怔忡、婦人臟躁等功效。
2.淮山: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益胃、滋肺養腎的功效;更可治療腎氣虛、腎陰虛所致的小便頻密、遺精、帶下等問題。
3.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痢等功效。《本草綱目》云:「粳米粥:利小便,止煩渴,養腸胃。炒米湯:益胃除濕。」
作者為註冊中醫
www.yibeaute.com.hk
[信健康] 春日少吃酸味食物,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許懿清博士最新著作《藥到病除──美麗輕熟女養成術》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 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