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的微創手術(上)
傳統上有種說法:「打開」便可以看清楚,指的是用手術「打開傷口」,便能把器官組織和患病地方看得清楚。這對神經外科來說未必適用,因為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打開」腦袋安全檢視神經組織,更不可能隨意在顱骨內翻來覆去做檢查。所以做開腦手術前,由切口位置、進入病灶的路徑、以及分離病灶的方向次序等,都要靠術前準備預計清楚,減少傷害正常組織的機會。
正如3月15日一篇《在手術顯微鏡上學道理》中所述,早期神經外科手術都是大直徑開顱手術,一來當時的腦腫瘤或膿瘍在診斷出來時多已長得很大,以致無法不「開大傷口」處理,二來當時缺乏精細手術儀器,無可避免會對腦組織帶來頗大創傷性,病人術後出現後遺症機會較高,康復時間也較長。直至手術顯微鏡出現,加上掃描檢查的發展、精密手術儀器的發明,腦科手術做到愈來愈仔細,開腦手術才有突破性發展。
由於涉及神經系統,手術範圍如果能減少暴露不必要組織,就能減少傷害正常組織的機會,術後出現併發症風險也隨之減少。因此,神經外科手術是其中一個最早發展微創手術的專科之一。
話雖如此,早期有不少專家對微創手術抱有懷疑。如果切口太細,暴露不足,萬一進路有所偏差,更容易傷及正常組織而不知,也窒礙進行額外修補破損組織的空間;若果術中出現危急情況,通常指大出血,手術範圍容易被血掩蓋,增加控制出血源頭的難度。如在出現問題之後才擴大切口,也恐怕會出現延誤令救治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微創」在本質上不一定是「輕微創傷」,盲目「微創」風險比傳統手術還要高。但這又不代表「微創」不可取,我們要懂得如何使用,是以「微創」手術學習期,通常比同類傳統手術學習期為長。
對筆者而言,微創手術不只是手術方法,而是一個概念。原則上,所有手術都應該要「微創」,只是有些手術可以用小切口,有些不能。而那些不能用小切口來做的手術,也應該考慮減少不必要暴露,切口大小只要足夠便可。
減少不必要暴露
然而,真正重點並不在於切口尺寸,而是對正常組織的損害程度,包括肌肉、器官組織、血管神經、骨骼關節等,這些組織愈少受到損害,後遺症出現機會就愈少,康復時間也愈短。人們總是強調切口大小,只因切口是外面唯一見得到的傷口而已,例如一些經鼻孔的手術被稱為「無創手術」,並不等於沒有傷口,是傷口在裏面,外表看不見罷了。
切口事實上也決定了可以暴露的範圍和程度。畢竟手術操作須要一定視野和空間,切口太細反而會增加拉扯組織的機會,以及誤傷血管神經的風險,結果「微創」反成「大創」,這便是筆者說為何有些手術未必可以用小切口。
隨着科技發展,能夠用小切口或較小切口的手術愈來愈普遍。引入顯微鏡手術能縮小手術操作所須空間,大大提高手術精準度,從而減少組織暴露的範圍,大切口很多時已變得不必要。
此外,內窺鏡的應用也為神經外科手術提供了「微創」可能。
早在十九世紀末,膀胱鏡的出現令醫生可以不用打開病人膀胱把結石夾出來。內窺鏡,通常用於管導或身體個別「空間」,例如食道、腸道、尿道、子宮、腹腔、胸腔等,可以用來檢查,也可以用來做手術。現代內窺鏡,同樣具備先進光學和鏡頭設計,加上運用光纖技術和相應儀器,大大增加在不同手術範疇的應用。
內窺鏡操作空間
在我們腦袋中,能供內窺鏡操作的「空間」首推腦室。腦室是製造腦脊液和供腦脊液流動的地方,被厚厚腦組織包圍,傳統上要在腦室動手術,須經過相當範圍的腦組織,風險相對較大。但有了內窺鏡,醫生可以利用小切口把內窺鏡穿刺到腦室內部,雖仍要經過腦組織,由於內窺鏡幼身,對組織的損害便大大降低。
此外,也可用內窺鏡清除簡單的腦內血塊,血塊就是那個「空間」。這方法也是利用內窺鏡幼細優點,可以用小切口,在顱骨穿一個小孔,將內窺鏡穿刺到血塊位置,直接透過鏡頭小心吸走血塊,還可以經內窺鏡內的儀器幫助止血。手術時間大概是傳統開顱清血塊手術的四分一,唯這種手術只適用於原發性腦出血,如果有畸形血管或血管瘤,用內窺鏡很難有效控制出血病源,反而增加手術風險。
近年應用內窺鏡的腦手術愈來愈多,當中有涉及顱底的手術,包括腦下垂體腫瘤(經鼻竇手術)、腦幹與小腦之間的神經分離手術(例如醫治三叉神經痛的手術)、以及一些顱底腫瘤手術。如果用傳統開顱方法,通到顱底位置的通道又窄又深,無論手術時間或術後康復時間都比較長。利用內窺鏡將手術位置視線拉近,同時利用其光學視角設計,讓平時顯微鏡看不到的死角位也看得見,令微創手術踏上新台階。
脊椎微創手術已發展得相當成熟,由於內窺鏡的引入,令微創手術更加「微創」,一些原本有較大創傷性的手術入路變得相對簡單,其中一個明顯例子是椎間盤突出手術。
椎間盤突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側邊椎間盤突出,另一種是中間椎間盤突出。前者手術比較容易,一個小切口在脊柱中線後面稍側位置,可用顯微鏡或內窺鏡,經過肌肉的傷口很細,將壓着神經根的椎間盤突出部分切除便成。這比傳統要拉開兩邊肌肉的開刀式手術,明顯對組織創傷少得多,是一種典型微創手術。
後者較為複雜,因為椎間盤突出在中間,如果經正後面做手術,要經過主要脊髓神經叢,手術風險太大;若從前面做手術,便要進行「開肚」,手術創傷性和併發症機會較高。故此出現了幾種從側面到正側面,以不同角度切入將椎間盤切除的微創手術方法,都是要經過又深又窄的肌肉通道,再用顯微鏡和長長手術儀器切除椎間盤。
如果用內窺鏡,同樣能將手術位置視線拉近,利用光學視角設計及調節內窺鏡看死角位,減少拉扯和傷及神經線機會,好處是內窺鏡所需操作空間更小,可以只把椎間盤突出部分切除,而不須如其他方法般要把整個椎間盤移除再做重置,減少日後加速退化的可能。
術前工夫是關鍵
無論是顯微鏡抑或內窺鏡,都提供了清晰影像和光源,使手術能夠在狹窄和深入空間進行,為微創手術創造了條件。由於微創手術中,無論正常組織或病灶,可見範圍都變得有限,能夠應變的空間同樣縮小,術前工夫更顯重要,包括閱讀掃描檢查、準確評估風險、對組織和病變部位相互關係熟悉、配以合適儀器、以及有問題發生時的應對方案。
正如上文提及,不是所有手術都可以用小切口,小切口也不等於「微創」。對不同手術要「知彼知己」,才能真正幫到病人而「百戰不殆」。
下次續談另一種看不見的手術——精準微創手術。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解構精準微創手術,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