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胞瞼眼病之 中醫治療淺述(二)

范蕊博士 | 2023-06-29

胞瞼中醫稱為眼胞、眼瞼,《內經》稱之約束。五輪中屬肉輪,脾精主肉,肉氣之精以為眼之束約裹擷。張景岳認為「約束,眼胞也,能開能闔,為肌肉之精,主於脾也,脾屬土,所以藏物,故裹擷筋骨血氣四臟之精,而併為目系。」胞瞼位於眼珠前方,分上瞼、下瞼,是眼的最外部分,司眼之開合,保護眼珠。既屬衞外屏障,故易感受外邪,為外障範疇;肉輪在臟屬脾,在經屬足太陰,脾胃互為表裏,故內因多由脾胃功能失調而致,亦有上胞屬脾,下胞屬胃之說,但總歸同脾胃關聯密切。
分析針眼
我們介紹第一個眼病是針眼。該病較常見,各年齡群體均易發作,甚則反覆纏綿不癒。症候是胞瞼生小癤腫,形似麥粒,易於潰膿,相當於西醫學麥粒腫。有內外之分,外麥粒腫是睫毛毛囊皮脂腺炎,內麥粒腫是瞼板腺炎。《諸病源候論》稱為針眼,又名土疳、土瘍、偷針,中醫一般認為輕者為針眼,重者為眼丹。

胞瞼位於眼珠前方,分上瞼、下瞼,是眼的最外部分。

該病初起眼瞼局部微痛癢,皮膚微紅腫,繼之形成硬結,有壓痛。隨後紅腫硬結逐漸明顯,若發作於近眥部者,嚴重可引發眥部白睛赤腫。一般3至5日後,硬結出黃白色膿點如麥粒狀,膿出潰後始癒,發於瞼內者,可在瞼內潰破出膿。除局部表現,亦可能伴有惡寒發熱、頭痛、口乾、便秘等。
風熱初起,或風邪客於胞瞼化熱,煎灼津液,變生瘡癤;過食辛辣甜膩炙煿,脾胃積熱,循經上犯,氣血凝滯釀膿;他病餘邪未清,熱毒蘊伏,體虛外感風邪,常反覆發作。治療上以未成膿,促其散結消腫,已成膿促其膿潰熱退為原則。
辛涼平劑
風熱外襲證,風熱邪勝均致癢腫,以銀翹散加減祛風清熱。重用金銀花、連翹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又可闢穢化濁。薄荷後下,散上焦風熱;淡豆豉、荊芥穗解表散邪。蘆根、淡竹葉清熱生津。證偏熱重可加蒲公英、野菊花、黃芩以助清熱解毒。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本為「辛涼平劑」,我們現用於治風熱外襲之針眼,風溫初起,病在頭面,亦遵循立方之意「過煮則味厚而入中焦矣」,方中多為芳香輕宣之品,故不宜久煎。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大學兼職講師

[信健康] 中醫治療眼疾須知,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