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

余嘉玲醫師 | 2023-07-20
冬天容易手腳冰涼人士應把握「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多去戶外走走,但同時要控制運動量,以免大汗淋漓,導致耗氣傷陰。

大暑是廿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進入大暑後,高溫潮濕的氣候讓人感覺不舒服,民間有「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的說法。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裏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時期。冬天容易手腳冰涼人士應把握「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多去戶外走走,但同時要控制運動量,以免大汗淋漓,導致耗氣傷陰。出汗後要及時擦乾,避免濕氣侵襲人體。除了運動外,洗熱水澡也有助陽氣升發。
暑邪是夏季主要的邪氣,出汗過多會導致體液流失,形成氣陰兩虛。祛暑邪可以飲綠豆湯,將9克蘆根和3克生甘草用紗布包好,加適量水與30克綠豆同煮,飲用前去藥包即可,能防暑消暑。
大暑時節,雨水逐漸增多,故濕氣較重,濕邪最易乘機而入。如脾胃運化能力差,經常進出冷氣空間和悶熱環境,容易冷熱不調,再加上進食大量生冷食物,易致胃腸道不適,出現食慾不振。此時可以煮養胃的小米粥,能調中健胃;或以熱水浸泡10克陳皮,並加入適量冰糖後飲用,能理氣開胃、燥濕化痰。
另外,以下兩款簡易食療也適合大暑時食用。1.薏米荷葉茯苓粥:先將15至30克荷葉煎湯去渣,再把分別30至50克的茯苓和薏米洗淨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薏米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荷葉解暑、清熱、利濕;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生津導氣。2.金菊藿香飲:準備金銀花、菊花和藿香各3至6克,一起放入杯中,加水,泡開,即飲。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菊花疏散風熱外同時清肝明目;藿香芳香化濕、和中止嘔、發表解暑。
個人體質有所不同,所推薦茶方、粥方中藥材的量可以由少至多,慢慢加量。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宜諮詢註冊中醫師。
「賽馬會流金匯」提供一站式跨專業健康服務,以及多元化的健康講座和活動,詳情請致電3763 1000。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

[信健康] 夏日養生之道,護理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