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睡是金,身心之寶

陳仲謀醫生 | 2024-01-23

俗語說:「食得是福,着得是祿。」其實,在現代社會人要獲得溫飽應該並非大問題,反而可以睡得好,卻不容易做到。人們要攝取適當營養,維持身體健康,應付日常工作壓力;充足睡眠,有助調整身心平衡。進食和睡覺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

究竟人要睡得怎樣才最合適?普遍說法是每晚約8小時睡眠為標準,而少於6小時,可能不利於成年人維持健康,而產生疾病隱患。

然而,中外古今不少成功人士睡眠時間相對比一般人少。世界之大,總有奇人異士,本文只提出對大多數人有用的方案。

「一夜無眠,十日都補唔填」,這是中國民間傳統智慧。一直以來,大家對睡眠長短的看法有不同意見,大概總結為無絕對準則,視乎每個人的年齡、身體情況和工作需要而因人而異。隨着近世科學對睡眠作出多方面研究,專家肯定睡覺對人類身心健康有着決定性作用。我們一向認同睡眠是幾乎所有動物新陳代謝的必要條件和過程,但有人誤會睡了8小時就足夠。其實,最新研究指出,在哪一個時間睡眠會有最大效用的結論,得出了一條「黃金的睡覺定律」:晚上11時上床,早上7時正起床(人在黑暗環境中,入睡約3小時,腦部的松果腺會分泌荷爾蒙「褪黑激素」,衍生連鎖反應,產出「生長激素」,催化體內各種修復活動,包括排毒),這是有定時生活習慣的好處,也是身心健康的「免費疫苗」。

睡眠具排毒功能
近世工商業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和以前農耕時代的穩定截然不同。農民可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吻合天地造化。現今醫護人員、的士司機、保安人員、紀律部隊和股票從業員等,都要在夜間工作,「生理時鐘」的顛倒,不利於睡眠,有害健康,幾乎已成定論。最新研究發現,睡眠不但對身體機能有修復作用,且兼具排毒功能。香港報刊很多的廣告,屬於所謂「排毒」的「補充劑醫藥」宣傳。「排毒」概念非常廣闊:一般而言是身體在適當情況下將「廢物」排出,以防累積產生毒素。如果睡眠質素不佳,人體不能發揮正常維修保養機制,便不可把有害的「垃圾」清除,危害身體健康,生理會響起警號,例如:精神委靡、身心乏力和情緒低落。

社會問題愈複雜,經濟憂患愈多,世界政治愈不穩定,皆會愈影響大家工作和情緒,使部分人身處巨大的壓力漩渦中,加上睡眠沒發揮正面調適效果,便很容易不能自拔,走上不歸路。舊年年尾南韓和本港分別有男女演員自殺,是值得大眾關注的。除了一些不能改變的夜間工作及政治糾紛,我們無權過問外,社會人士應該矯正學校功課太多,使學生溫習至深夜的歪風;有些上司在夜裏,仍然不斷用手機指示下屬工作,頤指氣使,擾人清夢。還有一些無家長照顧的青少年,通宵達旦和遊戲機為伍,不但放棄學業,而且更毒害精神健康,貽禍深遠。

凡事適可而止
剛卸任的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黃仁龍資深大律師,在離任之際,語重心長,勸告年輕人應要「瞓好啲」。本人絕對認同他的真知灼見,希望社會各階層,特別處於成長和發展期的青年,不要放任,沉溺於不良習慣,而忽略了睡眠的重要性,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當然身為家長和老師必須循循善誘,建立好榜樣,避免子弟養成惡劣嗜好:深宵不寐,晨昏顛倒。學童自殺問題惡化在去年底成為全城焦點,教育局因應需要,在中學推出「三層應急機制」;醫務衞生局亦順應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的承諾,加速成立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簡稱「情緒通」。相信上述措施雖然有作用,不過成效有待觀察,因並未探究問題根源,難以正本清源;尤其如果不去檢討整個教育制度,每每以急就章應對,終不能徹底解決困局。

學生面對嚴重的學習壓力,以上學為畏途,學校並非樂土,連前線教職員也深受其苦,試問所有持份者能每晚安然入睡嗎?勉強睡覺,又得到酣睡修補身心的益處嗎?可能當中有不少人夢魘連連,輾轉反側,形成睡眠的「反效果」。飲食和睡眠都要適可而止,暴飲暴食會損害消化系統,形成癡肥;纏綿睡榻,亦是病態,多涉及抑鬱和焦慮等精神障礙。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談談黃金睡眠定律,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