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老友記 情感需求

蘇瑞雯 | 2024-05-17

近期大台節目《東張西望》報道76歲「何伯」與比他年輕逾30歲的內地女子閃婚,惹來5名子女不滿,觸發錢銀糾紛。事件引起全城討論,甚至「包公」上身,進行公審;其實清官也難審家庭事,誰是誰非誰能判斷?筆者無意介入討論及食花生行列,因為只會替該家庭帶來更大壓力。

不過,事件倒讓我思考兩種社會普遍現象:第一,年邁雙親中,一旦不幸遇上喪偶或離異,他/她們的情感需求,誰來照顧?第二,兩代溝通可以如何做得更好?

每個人都有情感需求,例如透過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或人際關係來得到關愛、理解和認同。情感需求無年齡界限,亦絕非某個特定年齡層專利。每個人的情感需要面向點或深度闊度,會因應成長經歷略有差異。當一個人的情感需求得到回應及滿足,自然較易產生幸福快樂感覺,提升心理健康;相反則可能較易有空虛、孤獨、不快樂的感受;如果更嚴重或再加上重大事件衝擊,甚至有機會引發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鬱等。

不同心理學家就情感需求或有不同研究,我嘗試整理歸納,發現當中有些可能相對較易看得見及觸得到,例如1.依戀需求:渴望擁有一段親密關係和依賴他人的感覺;2.陪伴需求:需要有人陪伴身邊,彼此分享生活經驗及感受;3.安全需求:尋求身體上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希望自己身心皆能處於安全地帶,不用擔驚受怕或充滿不安。

清醒的人也會醉
與此同時,有些情感需求可能相對無形及抽象,例如4.自我表達需求:渴望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想法、情緒及感受;5.認同需求:渴望被人聆聽、理解及認同,從而感受存在價值;6.情感支援需求:需要得到他人情感支援和鼓勵,以應對生活中挑戰和壓力。

其實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情感需求,只是程度有差異。

曾經聽過一些老友記自嘲:「一把年紀,還談情說愛?畀人笑㗎!」其實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情感需求,只是程度有差異。偶爾看新聞報道說網上情緣騙案,為何苦主隔着電話或電腦都會被騙?如果一直無法被滿足的情感需求被突然滿足,或許清醒的人亦會忽然變得盲目!

篇幅所限,下期再談談如何將兩代鴻溝,變成兩代溝通。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探討老友記情感需要,精神訊息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