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好 中醫有道

繼上回探討鼻敏感後,這次筆者轉而探討另一種都市病——失眠。失眠已成為不少人的長期困擾:有些人輾轉難眠,有些人眠淺易醒,更有些人噩夢連連。
陽氣躁動
從中醫角度去理解失眠,筆者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一齣電影《寶貝小豬嘜》。主角是一隻不平凡的小豬,在牧羊犬比賽竟然成功將羊群帶入羊圈內,震驚全場。如果將羊群理解成陽氣,羊圈理解成陰,睡眠就是要把陽氣(羊群)帶到陰(羊圈)中,讓陽氣好好休息。
羊群若過於躁動、活躍,就難以跟從指示進入羊圈。這種情況類似於陽亢型的失眠,體內火熱過於旺盛,陽氣躁動,就無法順利進入陰中。火熱旺盛常與心、肝兩臟有關,最常見表現包括情緒煩躁、口渴、大便乾結等內熱之象。
相反地,羊群若過於懶洋洋,不願行動,同樣也難以順利進入羊圈。這類情況正如身體若動能太弱,代謝過慢,也難以從行動模式切換成睡眠模式。中醫稱這種情況為「陽虛」,表現幾乎與陽亢型相反,常見表現包括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無精打采、畏寒、手腳冰冷。陽虛常與心、腎兩臟有關:心陽、腎陽不足,導致身體整體動能太低,循環不足。
對症下藥
除了羊群的問題,羊圈出現狀況,例如圍欄不完整有破損,或羊圈面積過小,同樣會影響羊群無法順利留在羊圈中。羊圈的問題比喻身體陰的部分出現問題,血液、營養往往因過於消耗而不足,陰不足則無以容納陽進入,同樣會造成「陽不入陰」,中醫稱這種情況為「血虛」,身體容易出現面色蒼白、心悸心慌、皮膚乾燥、頭暈眼花等表現。血虛常與心、肝、腎三臟有關,這三個內臟血藏量過低,身體整體也得不到足夠滋養。

治療失眠並非單純鎮靜安神,需先辨明是屬於能量太過的「陽亢型」,能量低下的「陽虛型」,還是營養不足的「血虛型」,才能對症下藥,錯誤調理反而會加重病情。三類失眠,適宜的生活方式、飲食方式和用藥方法皆截然不同,該如何調理,留待下回待續。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淺談睡得好對健康益處,醫師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