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風險 早知早管

臧渝梨博士 | 2021-01-22
現階段,心血管疾患(CVD)仍然是香港人健康和生活質素的最大威脅,COVID-19的肆虐更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影響。

心血管疾患(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統指因血管結構和功能損害而發生的心腦血管、大動脈及外周血管病變(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腦缺血發作)。

現階段,CVD仍然是香港人健康和生活質素的最大威脅,COVID-19的肆虐更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影響。有人群健康調查顯示,30至74歲者中約10.6%在未來10年可能會經歷CVD事件(如心梗、急診入院、中風、死亡、心律失常等),而2017年在冊的過世者,每5人中就有一人因CVD故去。盡早了解CVD風險,堅持健康生活方式,並按醫囑及時有效治療相關病症,是有效降低CVD危害的根本。

另外,個人充分參與是關鍵,不僅要重視醫護、營養師、理療師等專業指導,還要注意溝通社會條件(如社會壓力、家庭支持、文化背景、社會經濟地位、資源條件如食物、運動設施等)和個人情況(如心理壓力、睡眠健康、抑鬱等情緒失調、煙酒使用等)的 影響,以找到最佳健康管理的方式方法。

最新CVD預防指南指出,20至39歲人士,每4至6年就要篩查CVD風險。40歲以上者,則要常規(如每年)篩查CVD風險,並推測未來10年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可能性。而20歲至60歲的中低風險者(即未來10年有5%至20%可能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可在醫師指導下做更多方面的考察(如冠狀動脈鈣化程度),評估未來30年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可參考衞生防護中心的標準控制體重、血脂、血糖和血壓,堅持適量運動(如每周至少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必要時接受專業指導,從而更有效地防控CVD的發生和惡化。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副研究員

 

[信健康] 免除心血管病, 護理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