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癱、口齒不清、睇嘢矇 中風先兆多面睇
中風是本港第5大常見死因,去年就有3,057宗死亡個案跟中風有關。衞生署... -
調查結果|逾4成染疫唔求醫 61%唔知屬新冠重症高風險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昨日舉行「應對冬季病毒高峰期」新聞發佈會,公布一項... -
-
-
港大調查|疫下兒童肥胖率增4成 6成基層學生暑假冇活動
港大進行有關新冠疫情對兒童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發現疫情下生活習慣改變,使... -
加國研究|牙齒心血管相互關係 口腔問題反映心贓病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牙齦炎症和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聯繫,只需透過檢查口腔中... -
-
-
成立心血管疾病綜合醫療中心 瑪麗醫院一站式治心血管病人
瑪麗醫院為提升心血管疾病綜合治療服務,為病人提供更高效和更適切的一站式心... -
縮胃減肥好有效?手術條件一片睇清
本港逾三分一人有超重或肥胖問題,大部分同時有代謝綜合症,增加患糖尿病及心... -
-
-
腦腸軸「舒適食品」怎樣影響慢性病與體重?
林盈吟上次提到,小鼠腸道中微生物所產生、穩定供應的物質,通過迷走神經傳遞到大腦... -
Smart鍛煉.Smart地Fit
譚智健隨着人口老化,保持身體健康愈來愈受關注,特別在保持體力和肌肉力量方面。有... -
中大科研奪共奪26獎 人造肌肉助中風「重生」
中文大學多個科研項目早前於「2023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共獲得26個獎項... -
代糖無助減肥 或引更其他疾病
近日世界衞生組織綜合了283項研究,在星期一(15日)發表了甜味劑的使用... -
中大科技園推本港製造 加速先進醫藥生產
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設立「先進治療產品良好生產規範中心」,成... -
疫情隔離令活動不足 54.6%港人超重肥胖
衞生署早前舉行人口健康調查,於2020年11月至去年2月期間進行,以問卷... -
從「眼中」看抑鬱
馬域祺博士相信愈來愈多人認識到什麼是抑鬱症。據統計在香港已有超過30萬人患這種日趨... -
卵巢早衰年輕化 中醫重補腎
張琛中醫師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歲以前出現閉經、促卵泡激素(FSH)過高、雌激素水平... -
心血管事件 新路程起點
臧渝梨博士心血管疾病(CVD)依然是全球高踞榜首的致死致殘性疾病,泛指發生在血流通... -
老年黃斑病變:預防貼士及治療方法
許詠琪醫生、司徒家浩醫生在了解黃斑病變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黃斑點。黃斑點是位於視網膜中央區域,我... -
尿液啟示
黃天祐醫生一名50多歲男士最近發現自己排出的尿液有很多小氣泡而求診。詳細了解後,得... -
動機式訪談:助家長培養康復癌童運動習慣
張丹教授香港每年約有180名0至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患上癌症,即大約每一萬名兒童... -
被老公笑指鼻鼾如恐龍叫 陳喬恩自揭患睡眠窒息症
現年43歲台灣藝人陳喬恩在去年3月31日與馬來西亞男友曾偉昌(Alan)... -
唯獨是頭髮不可代替
侯鈞翔醫生頭髮,身體之冠,長在頭上,人皆可見。沒有人喜歡自己頭髮稀少,是不是?一個...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