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甜飲致痛風

李思齊教授 | 2021-08-17

立秋剛過,天氣仍然濕熱,很多人會飲冰爽飲料(含糖)解熱解悶,殊不知這些含糖飲品多喝會增加痛風的風險。

痛風又稱「帝王病」,這因古時痛風「偏愛」帝王將相,如亞歷山大大帝、路易十四等均有痛風,因此,它和糖尿病都是「富貴病」。元朝皇帝忽必烈在愛妻察必皇后去世後變得悲觀消沉,常借酒肉消愁,暴飲暴食,失節制地吃牛羊肉、喝馬奶酒等高熱量、高脂肪、高嘌呤食物,以致日益肥胖,晚年飽受痛風折磨,他為治此疾,從高麗巫師到東南亞醫藥,用盡各種方法都無濟於事。

中醫認為,痛風屬「痹症」範疇。該病是因飲食過於肥厚,致使濕熱內積,加上「風寒等」外邪侵襲經絡,使氣血津液運行受阻,瘀滯經絡,進而使關節紅腫灼痛等。如《黃帝內經》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即「風寒濕」三邪所致三種痹症。此外,先天不足或年老體虛令脾腎功能失調,進而引起濕熱內生,痹阻經絡,也會誘發痛風。因此,中醫認為,痛風治本宜清熱利濕、通經化瘀等。

現代醫學認為,嘌呤(Purine)是誘發痛風的關鍵,它在人體內代謝成為尿酸,當人體生理條件正常時,尿酸可從腎臟隨尿液排出,代謝平衡時不影響人體健康;但當人體嘌呤代謝異常、尿酸排泄減少,使體內尿酸過高,結晶為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軟骨等,即會誘發痛風。痛風不僅是關節病變,嚴重者還會引起腎功能損害,並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

為防治痛風,很多人都知道要戒啤酒、海鮮、豆製品等高嘌呤食物,卻極易忽視可樂、奶茶、水果茶、果汁等含糖飲料的危害。早在2016年,《歐洲抗風濕病聯盟對痛風的管理建議》(EULAR)提出,為防痛風,宜少攝入酒精、進食高嘌呤食物及喝含糖飲料。

成人攝糖25克為限

醫學研究發現,嘌呤除來自食物,人體自身也會合成,即「內源合成嘌呤」,所以,即使不吃高嘌呤食物,尿酸也會升高,糖份即罪魁禍首之一。如當體內果糖增多時,肝臟在分解果糖時會促生大量嘌呤,促進尿酸合成,使尿酸水平上升且抑制尿酸排泄等。哈佛大學曾有一項研究證實此說。該校的科學家對46393名男性進行長達近20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每天喝含糖飲料250至300毫升者,患痛風的機率增加44%。

故此,防痛風來襲,宜少喝含糖飲料。WHO強烈建議限制糖攝入量,成年人每天不宜超過25克,未成年者也不宜超過40克。需要注意的是,水果榨汁後所含的糖份為游離糖,不利健康,水果則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C、黃酮、兒茶素等,可減緩人體對果糖的吸收速度,促使尿酸排出體外,因此,吃水果比飲果汁健康。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員:文芊

 

 

[信健康] 攝糖過量易濕熱內積,中醫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