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篇之口腔保健

梁寧茵中醫師 | 2022-08-01
口腔健康是守護長者健康、保持生活質素的第一道關口,牙齒是身體用得最頻繁的部位,有輔助咀嚼、吸收營養、幫助發音、保持個人形象的作用。而每一顆牙齒都含有神經、血管與淋巴管連結全身。

72歲的曾先生經常覺得口腔發熱、牙肉腫、時有牙血、舌紅苔黃、大便不暢,曾飲「涼茶」清熱但無效,來到我診所時,要求開些較強的清熱解毒藥瀉火。
四診合參後,我診斷他為胃火牙痛,便開了5天的清胃散加味給他,內有石膏、知母、升麻、大黃等,叮囑他每天早午晚用鹽水漱口,避免吃辛辣煎炸及抽煙飲酒;此外,我建議他作一次徹底的牙齒檢查,看看牙齒或牙肉有沒有問題。
服中藥3天後,他託兒子告訴我,說牙肉不腫,口腔發熱明顯改善,大便亦暢順,但因為牙齒一直沒有不妥,只是有些鬆脫,所以拒絕作牙齒檢查。
經過一番勸告後,他終於去看牙醫,到中醫覆診時,他告訴我牙醫說他患了嚴重牙周病,有兩顆牙齒已作廢,要盡早拔走,否則會反覆發炎。牙醫亦提醒了他,拔走了牙齒後會出現空位,鄰近的牙會向空位傾斜,而缺少兩隻真牙後會影響牙齒的整體咬合動作,降低了咀嚼的能力。
「四多」情況
在注意健康問題時,很多長者會忽略了口腔保健,他們口腔的情況常出現「四多」:蛀牙多、牙周病多、無牙空隙多及假牙多。牙肉出血時會當「熱氣」看待,想到的是飲涼茶、吃水果解熱,而非立刻看牙醫,查明原因。至於牙齒鬆脫更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大不了便斬草除根,換上假牙,套上去便可以,既方便又簡單。
口腔健康是守護長者健康、保持生活質素的第一道關口,牙齒是身體用得最頻繁的部位,有輔助咀嚼、吸收營養、幫助發音、保持個人形象的作用。而每一顆牙齒都含有神經、血管與淋巴管連結全身。
當口腔布滿細菌、蛀壞牙齒或慢慢形成牙周病後,當中的炎症因子便會增加肺炎、心血管病、糖尿病、關節炎、失智甚至是癌症的風險。
以牙周病來說,除了會出現牙齦紅腫、流血之外,還會有習慣性口臭或剔牙時有異味、牙齦萎縮、牙縫加闊、牙齒對冷熱食物敏感、咀嚼時覺得咬力不足、牙周膿腫、牙齒會搖動等。
定期檢查
長者要保持口腔健康,首先要定期去看牙醫作牙科檢查,了解自己口腔的健康狀況後,再訂下治療計劃,從蛀牙的填補、牙周病治療、不良牙齒拔除整理到最後假牙的製作完成;每6個月應洗牙一次,清除牙齒上的陳年牙結石污垢,學習正確的刷牙及洗假牙的方法,定期更換牙刷,若佩戴假牙時感不適,如太緊或太鬆,就應聯絡牙醫以作調整或更換。
飲食方面,碳酸飲料、太硬或帶骨的食物,黏牙或含糖食物,酸性食物如檸檬、西柚或果醋等都會傷害牙齒的琺瑯質,長期嗜吃這類食物的人,牙齒也會變得敏感,所以食用時不要讓酸性物質在口腔中停留太久,食後可漱口或喝暖水將酸性物質沖走。
牙齒的長壽與口腔清潔及生活習慣有關,不是年紀大了就會脫落。我認識有不少老友記,他們也保持着整齊的牙齒,其中是我尊崇的「中醫泰斗」李輔仁先生,他現年103歲,就曾說過一句話:「牙齒全是我的。」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長者保持口腔健康,中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