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檢查迷思

張世華醫生 | 2023-07-14
大腸癌是全球常見癌症之一,在不少國家的癌症死亡率排名內,大腸癌均位居前列。

大腸癌是全球常見癌症之一,在不少國家的癌症死亡率排名內,大腸癌均位居前列。
在腸胃科日常工作中,大腸檢查一定是最主要工作量之一,而在檢查例如照大腸鏡之前或之後,其中最多遇到的病人問題通常包括:我有須要嗎?我要相隔多久才再考慮檢查?
在須要性方面,很多巿民在一般廣告資料下,都容易混淆了所謂篩檢型式的大腸鏡及有其他適應症的大腸鏡檢查,認為年紀到了50歲後,或在檢查一次的10年之後,才一定有「必要性」再檢查大腸。
其實普遍理解所謂的檢查年齡,是用作一般沒病徵人口的指引,醫學上稱為篩檢,因為希望有一個大約建議,以達到社區內可以減少或提早治療某疾病之目的。
嚴格來說,這並非作為一個有病徵之病人的參考。而在帶有病徵之病人的檢查,除了癌症預防之外,醫生也希望可以找到特定病原(如腫瘤、炎症、感染及出血等),從而對症下藥。
在病徵方面,常見要考慮大腸鏡檢查的適應症(病徵)包括持續不明原因之腹瀉或腹痛、大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貧血、大便出血或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其他例如體重減輕、血液癌症指標上升等。
然而,針對沒症狀巿民的定期篩檢,亦可以提前發現和預防大腸癌。傳統上部分醫學會指引,平均風險的成年人應在50歲開始接受大腸癌篩檢。
但是,近年來很多專家都建議將篩檢年齡提前至45歲,因為許多國家年輕人的大腸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如果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例如近親家屬有年輕的大腸癌歷史,則另有須要提前開始篩檢。
常規性篩檢主要希望可以及早診斷大腸癌,或在大腸腫瘤前期的腺瘤瘜肉階段,給予切除及預防增生。
作者為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提早預防大腸癌,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