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衞生日的啟示

陳仲謀醫生 | 2023-10-17

上星期二正是每年一度的「世界精神衞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這源於世界心理衞生聯盟在1992年與全球150多個國家之相類機構,一齊合作舉辦的活動,目的為推廣人類心理健康教育。
今年活動意義可能比以前更具重要性,因為是世界全面復常的開始。新冠病毒肆虐3年多,約80億人身心所受打擊,暫時可以算是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災害,其影響程度應該非常深遠。
在疫情之初期,世界衞生組織(WHO)發出「精神海嘯」警告,有些國家因為封城和隔離措施,使當地不少居民出現很多精神問題,例如抑鬱和焦慮。為了應對新增的精神病,部分先進國家已增撥資源去解決問題,至於是否如「海嘯」一樣嚴峻,則見仁見智。不過,精神問題和經濟衰退同樣有「滯後現象」的。
當人面對壓力時,大多會心無旁騖,全情投入去抵抗,而不覺身心透支;當危機消除,繃緊情緒自然會放下,便可能出現不同程度和種類的精神困擾,正所謂「心債心還」。
雖然世界復常已超過半年,但各方面都不如預期理想,與其說復常,不如正名為呈現新局面,反使人類壓力有增無減。首先,大國博弈,雙方利益發生多方面衝突,互不相讓,不利全球經濟發展;俄烏戰爭處於膠着狀態,不但阻礙糧食運輸,還可能波及其他鄰近歐洲國家,甚至破壞俄軍佔據的核電廠,造成又一次「核災難」;最近以色列和哈馬斯武裝分子全面開戰,形勢波譎雲詭,或會引發更大規模軍事衝突,塗炭生靈。凡此種種都對世界政治和經濟產生負面作用,無疑雪上加霜。
何以解憂
世界經濟龍頭美國,為了壓抑內部通脹,不斷加息,窒礙全球投資;中國經濟受房地產負債的拖累,舉步維艱;本港大部分行業經營困難,政府收入減少,支出大增,連續出現龐大赤字。這不能不讓有識者擔心!香港民生受困有目共睹,市民情緒不佳乃自然反應,所以有一個民間組織在10月中某星期日,舉辦了名為「全民解憂」的嘉年華,一葉知秋,這正好反映目前700多萬人的心態。

香港人要有良好精神健康,自救之道乃發揚傳統「獅子山精神」,互相幫助,強化社群心理素質,而此舉需要政府鼎力支持。(新華社圖片)

曹操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短歌行》)。酒當然不能化解人們苦惱,因為「酒入愁腸愁更愁」;上深圳進行性價比高的消費,去日本嘆世界,亦非消愁解悶的長遠辦法。港人自救之道,乃發揚傳統「獅子山精神」,胼手胝足,互相幫助,強化社群心理素質,此舉當然需要政府鼎力支持,例如:筆者經常呼籲成立有關專責部門,讓用於精神治療的公帑能夠更有效地運用(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就起了一個優良示範作用)、當局盡快訂定長遠的精神健康政策,落實具體改善服務的時間表、路線和藍圖、教育局在中小學推行精神健康教育為正規課程。

飲酒不能化解人們苦惱,因為「酒入愁腸愁更愁」。

今年世界精神衞生日別具意義,所以有一個志願機構由於瘟疫蔓延,在闊別4年後,重新在當日於街頭派發綠絲帶,以喚起市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尤其冬季將至,新一波新冠疫情又可能重現,揮之不去地誘發抑鬱症的因素相信會日益增多。
上醫醫未病
WHO揚言全球疾病負擔中,抑鬱症在2030年會高踞首位。要注意WHO只計算抑鬱症,並沒包括其他精神病。換句話,就算沒新冠瘟疫,精神病也是威脅人類最大的敵人;新冠病毒只是助長敵人力量,加劇我們痛苦。要應付上述無與倫比的挑戰,全民皆應該有備而戰,防患未然。
唐朝名臣魏徵勸諫唐太宗的奏疏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先要找出當中的根本和泉源。具體而言,當一個人的精神底子不佳,如遇上突如其來之壓力,就很容易遭受情緒困擾,身心出現各種問題。老生常談當然「預防勝於治療」和「上醫醫未病」,所以建立堅固精神健康基礎為首要的防禦工事,因此本會(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成立20年來,皆本着這個宗旨為市民服務。預防精神病沒疫苗,然而,我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最佳保護裝備:「運動破愁城,社交滅心魔。遠離煙酒毒,識食見艷陽。」實踐這些積極正面的社會風氣,必須官民合作大力宣傳和教育,好去配合WHO的至理名言:「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推動精神健康教育,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仲謀最新著作《疫時代精神海嘯》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電子書

香港人要有良好精神健康,自救之道乃發揚傳統「獅子山精神」,互相幫助,強化社群心理素質,而此舉需要政府鼎力支持。(新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