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要尋死?

李維榕博士 | 2024-03-05

孩子為什麼要尋死?

這是一個沉重的問題。因為要準備有關青少年自殺的工作坊,翻查了我們過去二十多年資料,驚訝地發現死亡的威脅,並非只是老年人的事。

所謂存在焦慮(existential anxiety),一種對自我存在和生命意義的質疑,死亡的念頭,原來會同樣甚至更敏感地散播在青年人意識中。

記得一個10歲小男孩,在學校問卷上寫自己想要跳樓,嚇壞了老師和父母。基於青少年的自殺現象是那樣使人憂慮,學校和醫療界都希望及早防範,因此警鐘四起。

我看這個小男孩,年紀雖小,說話完全像個大人,父親教訓兒子,很快就成為兒子教訓父親。父親叫兒子不要講粗口,兒子講得更痛快,父親想指出兒子的過錯,兒子反過來挑戰他的權威。不久便發覺,這孩子極有能力把自己從被告的位置變成檢控官,而爸爸卻從檢控官的位置變為被告。

一個小屁孩為什麼會有如此威力?理由很簡單,因為母親站在孩子一方,他就威力無比。怪不得父親投訴:「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只怕豬一般的隊友。」原來這對夫妻的結合,一開始就遭受女方父母強烈反對,認為男的配不上女的,尤其妻子的父親。其實男孩出生時,外祖父已經去世,從來沒見過外祖父的孫兒,卻從外祖母那裏把上一代的是非恩怨全部記在腦裏,成為一道專與爸爸對峙的聲音。這對夫婦雖然排除萬難成功結合,上一代的阻力卻在下一代延續下去,讓父親永遠不能當家作主。

那麼男孩為什麼要尋死?因為如果一個小孩子過於投入家庭的是與非,往往就會變得個性激烈,當父親強加管教,就會更加不甘心,在憤怒之下,容易衝動失控。

道德綁架
孩子自殺,很多人都歸咎於外在壓力或校園欺凌等等,我們的臨床資料卻大部分與家庭有關。家庭和諧對孩子很重要,孩子往往為長期難以解決的家庭糾紛而困擾,造成他們與父或母其中一人關係特別密切。不能抽身,是許多青年人尋死的幕後黑手。

受到大人指摘後,那種不甘心與不能承受的不公平,往往讓孩子失控。

尤其在受到大人指摘時,那種不甘心、那種不能承受的不公平、那種痛,往往讓孩子失控,甚至選擇死亡。

一個少女告訴我們,她與母親像連體嬰,不分彼此,受不住不能分開的痛苦,又不停爭執,互相折磨,最後只有死亡,才能成功分隔她們。

另一個少女的自殺,卻剛剛相反。她不是用死亡來離開,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父母的和合。父母因為金錢問題,無法相容。女兒一出門,母親便離家,害得女兒連課也不敢上。她問:「不都是父母找孩子的嗎?為什麼總是我去找母親?」為此她吞下大量安眠藥。

另一個同樣放不下父母的少女亦曾經這樣嘆息:「該死的道德綁架!」

記得尼尼的故事嗎?那個自稱為父母的「決定因素」之青年人,每看到爸媽處於矛盾狀態,就急得團團轉、情緒激動,多次出國就學,都半途而歸。這些孩子尤其接受不了分離的焦慮,長期把全部情緒繫在父母身上,很難適應外面世界,費了千軍萬馬的跨專業合作,才能伴她走出迷津。

好些青少年看了尼尼的故事,皆說:「我就是尼尼!」

字字驚心
學習放下父母,是孩子的心路歷程。離不開家,做「宅孩子」已經幸運,更糟的是選擇不歸之路。

這些孩子都有一種被悲哀籠罩的感覺,無法找到別的出路,反而在自殘中尋得快感。

一個不停自殺的少女用自己的血寫詩,嫣紅的血字,字字驚心︰

不是自殺殺人,殺人的是悲傷!(suicide does not kill people, sadness kills)

死亡勝於枷鎖!

今天不開心? 不要緊,反正明天也不會開心!

他們不斷說自殺並非選項,但他們從來沒給我一個更好的選項!

這孩子從橋上跳下,救護人員把她支離破碎的身體重新「安裝」,而她只等着下一次行動。問題是我們可以預測,卻很難防範。當一個人決定尋死,他必然找到方法,有時即使並非真的想死,也會神差鬼使的死掉。

一個年輕生命的消失,對所有人,尤其父母親,是一個莫大的失落。即使防不勝防,也不得不防。我們在處理有自殺傾向的個案時,都必先為孩子設定一個安全網。除了問卷,一個詳細的家庭評估特別重要,如果家庭真的存有無法紓緩的問題,就更加需要趁這機會學習和解,避免矛盾升級以致一發不可收拾。父母在生氣時都會覺得孩子不聽話,其實自殺的孩子最大問題就是忘不了父母的話。孩子亦要練就刀槍不入的「神功」,不能一味接收上一代的「情緒殘餘」。

要把孩子從家庭的糾纏中拉開來,最好協助他們投入學校環境,因此學校的角色格外重要。在進行家庭評估時,每當有校長、老師及學校社工參與,成功率就大大增加。

除了家校合作,有些特別嚴重的案例,更需要取得醫療界的支持協調。像尼尼例子的成功,是一個典型「醫教社」合作的模式。

撰文 : 李維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