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好春筍

李思齊教授 | 2021-05-11
竹筍是「高蛋白、低熱量、低脂肪、多粗纖維素」的優質食物。

俗語說「嘗鮮無不道春筍」,口淡,要嘗鮮,自然少不了竹筍,其美味堪稱「蔬食中第一品」,且春筍還有清熱化痰、潤腸通便等養生功效。

春筍即竹筍,是竹子的嫩莖,自古即受到上自帝皇下至平民的喜愛。據載,唐太宗李世民(598-649)不僅喜食竹筍,還常以「筍宴」大宴群臣,並以「雨後春筍」來比喻國勢昌盛、人才輩出。

清熱化痰

文學巨著《紅樓夢》中,也有不少筍饌,如鮮筍鴨子湯、雞腦鮮筍湯、火腿鮮筍湯等,該書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曾用「筍宴」款待過南巡的康熙皇帝(1654-1722),康熙對此讚不絕口。清代文學家、美食家李漁(1611-1680)在《閑情偶寄》中寫道:「凡食中無論葷素,皆當用作(竹筍)調味,菜中之筍與藥中之甘草,同是必要之物,有此則諸味皆鮮。」道出了人們喜愛竹筍的原因。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性寒,有滋陰益血、清熱消痰、利膈開胃、止渴利尿等功效,且竹筍有「生發之性」,與春氣相應,故很適合春季食用。各中醫典籍,對竹筍的功效,也都有具體的記載,如《備急千金要方》載:「竹筍性味甘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力,宜久食」。《本草綱目》中稱竹筍「祛熱、化痰、爽胃、解酒之功」。《隨息居飲食譜》載:「竹筍,甘涼,紓鬱,降濁升清,開膈消痰,味冠鮮蔬。」故竹筍作為藥食兼備的佳餚,可常用作補肝腎、清痰、明目等食療。

潤腸通便

據分析,100克竹筍中,含有膳食纖維2.8克、蛋白質2.4克、鉀300毫克、維生素C 5毫克等,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8種有益健康的氨基酸,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熱量、低脂肪、多粗纖維素」的優質食物。竹筍最大優點是含豐富的纖維素,有益腸道健康,可促進腸道蠕動、助消化、祛積食、預防便秘等,故醫學界稱之為「人類第七營養素」。同時,竹筍性寒,可清除人體內的熱毒,故竹筍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另外,竹筍易使人產生飽腹感,分解體內多餘的脂肪,故竹筍也是減肥者的最佳食物之一。現代醫學認為,竹筍無糖份,含有天冬醯胺和多種抗氧化成份,可軟化血管、淨化血液,有助治療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

古謂「食筍者比如治病,得法則益人,反之則有損」,這因竹筍纖維含量過高,故有消化疾病者不宜多吃。兒童、產婦、老人不宜多吃,以免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這因竹筍含有草酸,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皮炎等,故烹飪竹筍前,宜先在清水中煮5至10分鐘,以去除草酸。

《飲食正要》中說「(竹筍)多食發病」,故竹筍可常食,但不可多食。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員:文芊

 

[信健康] 春筍潤腸通便,中醫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