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癌藥都有雙併?
陳德明醫生談到抗癌藥物,相信大家都會聽過化療藥和標靶藥物。這兩種藥物在過往數十年被... -
乳癌分類新思維
戴燕萍醫生當患者不幸確診乳癌,醫生第一件事往往是為患者癌症分期數,因為早或晚期的乳... -
-
-
乳癌治療新進展
林河清醫生2020年,本港有約5000個乳癌新症,平均每天有13位女士確診乳癌。當... -
【醫健一分鐘】乳癌篩查邊樣好?
今時今日的都市女士,都應該知道乳房篩查,是預防乳癌的最佳方法。不過,單是... -
-
-
【醫健一分鐘】預防乳癌切除乳房有用嗎?
癌症醫治最重要是預防勝於治療,但萬一不幸得了乳癌,愈早期發現,治癒率愈高... -
掀開「最惡殺手」三陰性乳癌面紗
今日是「3.8婦女節」,在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與社會等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和... -
-
-
[授權輯錄37]專訪潘智文醫生 治癌新科技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近日發出調查結果,2020年本港癌症新增個案為34,... -
調查發現逾半乳癌患者 未能掌握抗癌資訊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乳您一起—you're not alone及同路人... -
男士都有份(4):自檢乳房及早發現
一連幾集,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明智醫生跟大家講解過男士患乳癌的可能性,以... -
男士都有份(3):一片睇清謬誤
前兩集,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明智醫生跟大家講過,男士雖然罕見,但肯定仍有... -
男士都有份(2):確診乳癌更易死
上集,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明智醫生為大家拆解,男士都會因應不同情況,患上... -
男士都有份(1):乳癌非免疫
提到乳癌,大家第一印象都是女士的頭號殺手,彷彿是女士專利,男士免疫。不過... -
「預防」大腸癌靠篩查
吳家健醫生大腸癌是香港第二號癌症,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2019年共有五... -
健康公平性
青斯最近要為香港社會醫學學院的周年會議講課,回顧30年間,自醫療融資諮詢文件... -
當惡乳癌遇上新藥
戴燕萍醫生據本港統計,平均每天有13名女士確診乳癌,當中約兩成是HER2型乳癌,即... -
跨專科團隊 度身訂造肺癌治療方案
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肺癌多元團隊肺癌是香港頭號癌症,一旦確診,病人必會感到非常擔憂甚至絕望。但近年隨着醫... -
標靶治療不良皮膚反應
何景文醫生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1年10月發表的報告,肺癌在20... -
轉移性腦腫瘤
梁嘉銘醫生李先生數年前不幸患上肺癌,幸好對標靶藥的反應非常好,經過一番治療後已康復... -
本港癌症數字創新高 肺癌為頭號殺手
黃錦洪醫生醫管局公布最新癌症統計數字,2019年新增癌症個案創新高,多達35082... -
人間有愛 乳癌患者延壽遂願
張琛中醫師乳癌是女性頭號「殺手」,在20多年行醫生涯中,見證很多悲歡離合的感人故事...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