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陳焌圻 行醫領悟人生意義
林艷虹在許多人印象中,泌尿外科是男性天下,不但以男醫生為主,病人亦以男士居多。... -
專訪醫生梁冬陽醫生3:男女避孕須知
當今社會,女性的身體自主意識覺醒,避孕方式也隨着科技進步,更加多樣化,於... -
-
-
乳癌篩查整裝待發
洪家偉醫生乳癌已持續多年是本港女性最常患癌症,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0年數... -
專訪醫生梁冬陽醫生2:女性月事理應知
上集,嘉賓主持侯鈞翔醫生跟梁冬陽醫生,一齊分享都市女性的社會角色,以及對... -
-
-
專訪醫生梁冬陽醫生1 :現代女性的角色
今時今日在香港,教育水平改善以及女權概念的引入,女性的地位和權益不斷被提... -
壓力與身體健康
羅杏斯醫生新冠肺炎疫情過去,相信很多市民都開始回復正常生活。但過去幾年疫情時生活上... -
-
-
醫生,請用最新藥物醫治我!
梁惠棠醫生醫生在診治時,有時會遇到一些病人要求處方最新藥物作治療,這可以理解,因為... -
青春.乳房問題
柳漢榮醫生最近有不少年輕女士前來求診,大都是30歲或以下,她們因為一些乳房症狀,擔... -
研究指乳癌術前化療 有助提升乳房保留手術
香港乳癌基金會早前舉辧「前導性化療的術前考慮及好處:回顧香港乳癌資料庫1... -
乳癌分類新思維
戴燕萍醫生當患者不幸確診乳癌,醫生第一件事往往是為患者癌症分期數,因為早或晚期的乳... -
乳癌治療新進展
林河清醫生2020年,本港有約5000個乳癌新症,平均每天有13位女士確診乳癌。當... -
【醫健一分鐘】乳癌篩查邊樣好?
今時今日的都市女士,都應該知道乳房篩查,是預防乳癌的最佳方法。不過,單是... -
【醫健一分鐘】預防乳癌切除乳房有用嗎?
癌症醫治最重要是預防勝於治療,但萬一不幸得了乳癌,愈早期發現,治癒率愈高... -
掀開「最惡殺手」三陰性乳癌面紗
今日是「3.8婦女節」,在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與社會等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和... -
到底你經歷過什麼事
冼銘全醫生58歲女士,皮膚痕癢帶痛且常常復發,2018年到現在多次求診。她同時有消... -
基因缺失致乳癌標靶無效 港大倡添抑製劑抗耐藥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今日公布,發現腫瘤抑制基因 ... -
身心運動緩解癌因性疲乏
陳傲霜教授、馬星博士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中常見症狀之一。這是由於癌症及相關治療導致持續、主觀... -
減肥都跟腸胃問題有關?
施蘊知醫生大家知不知道怎樣計算肥胖程度?我們常用體重指標來評估一個人是否過重或他的... -
驗癌知多少
黃天祐醫生近來多了罹癌者的家屬來詢問關於家族遺傳傾向和評估自身的患癌風險。其實大多... -
避孕丸有害?
林盈盈最近一位友人跟我分享,她擔心即使進行避孕措施,仍會有意外懷孕的機會。根據...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