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標籤發掘自己
蘇瑞雯不下一次,遇上求助個案說因為某些疾病影響或治療的後遺症,以致無法做到某些... -
及早發現並戰勝肺癌
吳健聰醫生近日見到單立文夫婦在傳媒鼓勵50至75歲市民做大腸癌篩檢,及早偵測早期大... -
-
-
新一輪新冠後遺病徵處理
吳健聰醫生開心見近日本港新冠每日確診數字下降。當然這兩個月累積確診新冠人數已很多,... -
長新冠咳不停 幾款食療對治
張琛中醫師由於近來新冠又再肆虐,未來幾期筆者將重點介紹中醫藥如何醫治新冠後遺症,今... -
-
-
悲催之新冠後遺症
嚴耀堅中醫師玲玲在去年2月時患上了新冠肺炎。雖然已經轉為陰性10個月有多,但是後遺症... -
科技防癌:以電腦掃描找出肺癌
顏寶倫醫生科技進步加上應用的普及,各種先進技術都更普遍用於醫療層面中。在預防癌症上... -
-
-
新冠後遺症全方位保健
林嘉良博士打從2022年開始,大家的詞庫裏多了一個詞語,叫做「長新冠」。很多人說中... -
心臟科醫生姚啟恒 細說新冠與港人心臟問題
譚淑美姚啟恒是心臟科醫生,他自2001年從香港大學畢業後,一直在瑪麗醫院行醫。... -
精神健康新挑戰──「長新冠」
陳仲謀醫生老子在《道德經》第30章有道:「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
天氣炎熱增行山死亡個案 學者籲運動不應搵命搏
近日天氣炎熱,連續有多宗行山人士暈倒死亡個案,家庭醫生林永和今早在電台節... -
心悸分四種 以針灸湯藥治療
張琛中醫師據統計,在香港,約7%年齡65歲以上的長者有心房震顫。2014年,心房震... -
「長新冠」症狀
陳念德醫生近日來求診的病人當中,為數不少都在二三月時受到新冠病毒感染。而其中一部分... -
「長新冠」與精神病
陳仲謀醫生《道德經》第三十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第一次世... -
認識「長新冠」
陳穎欣醫生近日來診所求診的病人,不少都是前幾個星期曾經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現正逐漸... -
從第五波疫情 記取教訓
謝彩雲中醫師香港這一波疫情應該差不多到尾聲,是時候作一個總結了。打從今年2月中起,O... -
COVID腦霧
黃偉基醫生執筆之時,正是新冠病毒第五波每天過千的時候,也有病人不幸過身了。一下子,... -
淺談氣促主要原因
吳健聰醫生近日天氣寒冷,很多病人因為氣促或呼吸不順看醫生,所以希望在這裏給大家淺談... -
糖尿病「傷心」最新指標助篩查糖尿心
周振中醫生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香港糖尿病患者估計約70萬人,差不多每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