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暑「養生食物」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7月7日(本周五)是小暑。暑,即熱。小暑;即為小熱。每年,小暑至立秋這時... -
心臟科專科醫生方平正 作詩句「眼前病者是全人」自我警醒
劉健華心臟科專科醫生方平正本來有機會是另一個蓋茨(Bill Gates)或馬斯... -
-
-
抗生素耐藥性:我們的認知、態度與行為
顏寶倫醫生衞生防護中心在4月13日發表了一份「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認知、態度及行為調... -
揮之不去百日咳
黃琼英醫生百日咳是傳染性非常高的呼吸道疾病。在新冠疫情前,百日咳病例一度大增,由2... -
-
-
持續不斷地發燒
洪之韻醫生究竟小孩子一年可以有幾多次發燒但仍算正常?到新地方,適應新環境,真的會常... -
腿上肺癆
王建芳醫生33歲開化妝品店的Gigi(化名)身體一向很好,連傷風感冒也不常有。自從... -
-
-
夏日炎炎 腸胃炎(一)
洪之韻醫生10個月大的寶寶,被帶來到門診看醫生。媽媽說她晚上開始不太舒服,嘔了兩次... -
肺出腎納 呼吸乃和
余志方至感到身熱有汗時,再翻身向另一側臥下,仍如前般吐納呼吸,使大汗出,避風休... -
Omicron攻防略
馮康醫生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政府立即收緊防疫政策,晚市禁堂食、收緊關口禁... -
中醫治療大腸癌
譚莉英中醫師黃太太經朋友介紹,與黃先生一同到來求診。黃先生扶着步履不穩、面容憔悴的黃... -
疫情 疫苗 2021
公共教育委員會醫生2021年到尾了!幸好今年新冠疫情沒有在香港大爆發,而今年陪我們一起度過... -
體質與食療
謝彩雲中醫師除了傷風感冒等外感病,又或是疫癘,即如現時的新冠病毒等,不但病徵和症候表... -
影響生活多方面 預防治療 減偏頭痛
李至南醫生每年9月的國際偏頭痛關注周(Migraine Awareness... -
可以找不着原因嗎?
張傑醫生「求事求真」是不少傳媒工作者的口號,我個人是十分認同的。我們不時會在互聯... -
咳的疑惑
鄧穎琪博士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中一種常見的病徵。以往常被人忽略,幾聲咳嗽常被視作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