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子與傳染病
王建芳醫生今年癸卯肖兔,不論商場新年擺設,還是電視賀年廣告,都可見到兔子以可愛善良... -
生病總要在冬天:香薰究竟得唔得?
冬天天氣乾燥,不少人都會用放濕機,提高室內空氣濕度,令鼻敏感等人士有所舒... -
-
-
生病總要在冬天:揀啱衫防過敏
農曆年假期話咁快就過完,相信凍了幾日,好多人早上起床時都會有幾聲咳同打乞... -
生病總要在冬天: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雖然好老套,但絕對是面對疾病的最好處理方法,尤其是冬天天... -
-
-
疫情回顧與健康展望(3):疫苗換代 藥物更替
提起新冠疫情,絕對會想起新冠疫苗的研發,除了港府新近引入的復必泰二價疫苗... -
康熙和天花
王建芳醫生最近,有幸獲石兆林醫生邀請,在位處中環的米芝蓮兩星餐廳共晉午餐,東西南北... -
-
-
疫情回顧與健康展望(2):變種病毒 永恆不變
2022年好不容易過去,2023年終於來臨,其實隨着港府陸續為防疫措施鬆... -
疫情回顧與健康展望(1):疫情反覆 病毒不絕
年關難過年年過,話咁快一年又過去。2022年,香港雖然受到新冠第五疫情的... -
生病總要在冬天:奪命病毒肆虐
冬天,尤其是天氣寒冷,最易令人病倒,甚至會引發併發症,隨時有病歿的危機。... -
生病總要在冬天:呼吸道最易中招
上星期天氣突變,日間氣溫甚至跌至個位數字,令到人極易病倒。再加上,新冠確... -
園藝傳染病(三)
王建芳醫生之前在本欄跟大家分享了叢林斑疹傷寒和申克氏孢子絲菌引致的玫瑰園丁病兩宗個... -
病毒已變異 中國大陸專家:應改為「新冠病毒傳染病」
新冠肺炎疫情蔓全球已近3年,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谷曉紅表示,從專家角度... -
逾4萬年史前病毒出土 可復活或感染人類
綜合傳媒報道,法國Aix-Marseille Université研究團... -
骨科之百年變遷
胡永祥醫生2022年養和醫院創院百年,見證醫學發展和社會轉變。與此同時,骨科百年傳... -
類鼻疽惹的禍
侯鈞翔醫生本港至今共錄得數十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其中約七成人居於深水埗區;大部分... -
類鼻疽襲港(下篇):未有疫苗靠自己
上集,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專科醫生王建芳醫生提到近日肆虐香港的類鼻疽,這種... -
類鼻疽襲港(上篇):解構致死病毒
香港近年真是多災多難,不單新冠疫情至今依然肆虐外,連月來傳染病層出不窮地... -
港兩年現24宗百日咳 曾祈殷建議恆常打疫苗
近日有傳染病專科醫生引述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數據,去年呈報百日咳個案較前年... -
微菌的大千世界(上)
柳漢榮醫生疫情中,社會各界經常提倡衞生及健康,避免細菌感染,但在過分的消毒和無菌環... -
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皮膚科團隊 縱使困難重重 為你重現笑容
趙華強醫生 陸志剛醫生 馬寶琼女士要談到我們團隊的初心,大概要從30年前說起。當年觀塘區居民生活環境欠佳,...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