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腸道生態失衡?
林盈吟腸道中的細菌比體內的細胞多,重要的是要保持「好」和「壞」細菌之間的平衡。... -
寵物是你的微生態最好朋友
林盈吟在過去一年多,分享了不少各年齡層的腸道微生態及健康相關的主題。身為資深貓... -
-
-
嬰兒腸道微生態
林盈吟過去一年有多的日子裏,向讀者們分享有關腸道微生態對人體健康的種種錯綜複雜... -
如何保持腸道微生態健康?
林盈吟腸道微生態由數萬億活微生物組成。這些小小的生物體晝夜不停地工作,產生快樂... -
-
-
迴避或限制性食物攝入障礙
林盈吟筆者最近有幸透過工作認識一位營養業界的前輩,亦透過對營養學的熱誠而進一步... -
腸道菌群和其他免疫相關疾病
林盈吟上文提及幾種理論去解釋腸道微生物群與過敏和免疫性疾病之間的關係,今次則討... -
-
-
過敏和免疫性疾病
林盈吟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濕疹),被定義為... -
連接微生物和大腦健康
林盈吟愈來愈多的證據支持神經以外的因素,可能影響大腦生理及其患神經退行性疾病的... -
克隆氏症和食物添加劑
林盈吟過去幾個月陸續探討各種與腸道微生態相關的疾病及營養學,甚至提供了生活、飲... -
食物並非疾病罪魁禍首
林盈吟古人有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出自宋朝《太平御覽》,意指疾病是由於飲食... -
食品添加劑和腸道健康
林盈吟近年來,發展中國家人民的腸胃疾病發病率迅速上升,其中引起高度關注的大腸癌... -
腸道微生態、體脂肪與體重
林盈吟自2016年起,香港約一半人口屬於超重或肥胖。由於環境變化,即飲食、生活... -
壓力、飲食和腸道微生態
林盈吟大腦和腸道看似互不相關,其實不然,大多數人都體驗過負面情緒和壓力引起的胃... -
炎症與益生菌、益生原、合生元
林盈吟代謝性疾病,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與慢性炎症有關。慢性炎症(ch... -
營養、腸道微生物與炎症
林盈吟上一篇文章(刊於3月26日)提及腸道微生物群與人類宿主保持共生關係,有調... -
傳統中式飲食 有助健康
林盈吟上至國家下至家庭,維持糧食的多樣性是捍衞個人(腸道微生態)健康的第一個要... -
腸道微生態、營養不良及COVID-19
林盈吟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近的研究表明,2019冠狀病毒(COVID-... -
飲食習慣令腸道微生態失衡?
林盈吟上一篇文章(見2020年11月20日)提到多樣化飲食與腸道微生物和大腸癌... -
預防大腸癌 多樣化飲食與腸道微生物
林盈吟根據Globocan 2018年的數據顯示,全球有1800萬宗癌症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