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財富
-
冬季進補重在「藏」
陳皓天中醫師隨着立冬節氣到來,陽氣逐漸減少,天地萬物逐漸進入沉寂、休養生息的階段。許多人認知到冬季補身養腎的重要性,例如進食燉雞、羊... -
慈悲即是觀世音 救急扶危行佛道
姚嘉棟律師嗇色園黃大仙祠以儒、釋、道三教同尊。今年11月8日正值農曆九月十九日的觀音菩薩出家日,嗇色園將舉行「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 -
-
-
特異抗原升 不代表患癌 全方位檢查 守護前列腺
傅錦峯醫生75歲的陳伯(化名)連續3年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指數維持在12至15ng/mL之間,兩次接受磁力共振及前列腺穿刺活檢... -
如何看待 內地醫療發展(四)
天峯醫生內地醫療服務發展迅速,不斷利用科技提質提效和創新;香港則擁有傳統優勢,各醫療機構分工清晰,強調循證醫療和標準化,在培訓和... -
-
-
皮膚老化激光治療
彭雪瑩醫生上次提到防曬護理可預防皮膚癌和減輕皮膚老化。若皮膚已出現老化痕跡,激光治療是常用治療手法。 激光技術分為消融式和非消融式... -
腎癌警鐘
張文虹醫生資深藝人許紹雄早前因腎癌引發多重器官功能衰竭病逝,消息震驚全城,大家都感到惋惜。許紹雄許多經典角色都是筆者讀書時的美好回... -
-
-
幸福如煙 苦難如影 從「知苦」開始 助遠離困境
胡蕙茵博士每一個人都渴望快樂,想要遠離痛苦。許多人之所以尋求佛法輔導,是因為面臨各種人生的苦難:如工作壓力、家庭關係緊張、失戀、摯... -
小娃娃療癒心靈
沈君豪醫生曾是「兒童專屬」的洋娃娃,竟成為不少成年人的心頭好,無論辦公室或家中,可愛小娃娃隨處可見,這或許與我們的心理和心靈需要息... -
長者為何常有甲狀腺問題
羅中佑醫生隨着年齡增長,長者的甲狀腺較易出現問題,相關症狀往往不明顯。長者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女性發病率較男性... -
放下才是擁有
冼銘全醫生75歲女士,血壓控制不穩,已遵照醫生處方服藥,惟她的血壓仍常高企,上壓高達190mm Hg,下壓高達100mm Hg(正... -
生死教育
翁靜晶年過六十,開始鑽研「生死教育」;不單要教育後人,更要警醒自己。 當年先夫劉家良臨終,我徵求他的意願,問其喪禮希望隆重還是... -
通波仔治冠脈慢性全塞 成功率高
陳志遠醫生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CTO)是一種常見且複雜的心血管疾病,指冠狀動脈長期完全堵塞,導致心臟肌肉血流受阻。治療主要分藥物... -
退休嘆世界代價
蘇勇柏醫生Simon從銀行工作退休後,不時與太太相約友人北上消遣,生活愜意。他平日最愛吃肥牛火鍋和海鮮大餐,適逢大閘蟹季節,滋味蟹... -
微創手術為「鎖膝」解鎖
張文康醫生上期討論到,患有膝關節退化的病人,暫時未有確切醫學研究數據支持微創膝關節鏡手術可長期有效控制症狀或延緩退化。這是否代表骨... -
用外語思考的好處
陶國璋教授當我們在思考的時候,內心好像有一種「沉默」的語言在心靈中流淌,這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呢?如果概念是思考活動的基本單位,那麼... -
忽略日常肌肉勞損 針灸急救不良姿勢痛症
袁康就博士日常生活中,我們少不免用了些不正確的姿勢。譬如經常弓着背坐着看電腦屏幕,彎腰站立洗碗,低頭走路看手機,或者側身躺在梳化看... -
行善活出意義 積德開創未來
姚嘉棟律師對生命和死亡,珍古德博士(Jane Goodall)在節目《最後一席話》表達了其看法:「我們在地球上的生命並不是終點。我... -
過度使用或加劇病情 慎選鼻炎噴劑避免「藥害」
譚仲豪醫生躋身於複雜多變的城市環境中,鼻炎成為不少市民的通病,入秋也是鼻炎發作的時候。 無論是鼻塞、流鼻涕,抑或頻頻打噴嚏,這些症... -
營養攝取與口腔健康
林盈吟在現代牙科研究中,牙周微生物群的角色漸受重視。這些微生物不僅影響牙齦健康,更與全身性疾病息息相關。研究指出,飲食習慣與牙... -
肺癌篩查有益嗎?
黃琼英醫生西方國家在吸煙(或曾吸煙)的高危人士中進行低輻射量電腦掃描(CT)肺癌篩查已超過10年,證實有助減低肺癌死亡率;香港雖沒...
更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