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出健康
-
秋吃山藥養生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秋天,宜多吃山藥,有抗秋燥、潤肺養胃等功效。山藥,有「神仙之食」、「小人參」等美譽。據載,慈禧太后在清朝光緒六年九月,因... -
花甲中秋宴
林小珊博士小明拿着燈籠與家人在家樓下海濱公園慶中秋,而他姐寫的古穿今小說中,秀麗也在玥康堂擺了幾圍,與一班「老」病人開開心心健健康... -
-
-
病從口入?(二)
蔡偉樂醫生上一回跟大家講了一個吃炸雞劃傷食道的病例,今回再跟大家分享一些「病從口入」引起的食道潰瘍例子。病從口入,不一定是感染,也... -
秋分後要調暢情志
許懿清博士西漢思想家董仲舒著的《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剛好是秋季之中間點,跟... -
-
-
一年容易又中秋
李碧儀一年容易又中秋,與家人共享月餅慶團圓是一大樂事,但對吞嚥障礙的朋友來說,傳統月餅的蓮蓉黏膩,容易黏在喉嚨以致嗆喉,甚至有... -
醫院的「溫度」
天峯醫生若果話:「問了100個人,有什麼人會在醫院裏工作?」相信number one answer會是醫生,跟着是護士、物理治療... -
-
-
秋燥治咳方與食療
謝彩雲中醫師患流感或中新冠肺炎後,不少人有咳嗽後遺癥,此時大家往看中醫,中醫必會問痰,如痰質、痰色;咳嗽頻率,如日間或晚間咳嗽較重;... -
秋食田螺粥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人們食螺歷史悠久,考古研究發現過諸多螺殼遺址,例如距今12000年前的廣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曾發現大量螺蚌化石... -
月經過少
梁浩榮中醫師如何界定月經過少?按照中醫臨床標準,月經量比以往正常經量減少一半,或者不足30ml,又或行經持續時間僅1至2天,甚至點滴... -
龜甲知多點(一)
辜炳銳博士一、龜甲來源「龜苓膏」是香港、廣東地區傳統藥用食品,相信不少朋友曾經品嘗過,其中「龜」和「苓」分別為「龜板」及「土茯苓」... -
秋吃田螺「明目」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民間有「中秋吃田螺」的習俗,更有「三月田螺滿肚籽,入秋田螺最肥美」之說。雖說田螺四季皆有,但以清明前和中秋後的最為豐腴鮮... -
詩話雞頭米
陳瑋祺醫師「一塘蒲過一塘蓮,荇葉菱絲滿稻田。最是江南秋八月,雞頭米賽蚌珠圓」。秋風起,最易憶江南。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一首詩,道盡江... -
大自然系列之 答案就在眼前(四)
洪之韻醫生上回談及蜂蜜有抗氧化及抗菌的能力,因此,除了食用,醫療級蜂蜜(sterilized honey)可以用於傷口或壓瘡作為敷... -
生何首烏與 熟何首烏的分別
許懿清博士相信各位對何首烏這種藥材不會陌生,知道它對頭髮很有益,的確,中醫也常會用它來入藥治療與頭髮相關的問題。不過,你知道生首烏... -
滋養氣血、補而不燥──玉靈膏
陳曉婷醫師玉靈膏出自清代名醫王孟英所著《隨息居飲食譜》,由龍眼肉、西洋參、白糖製成,具有滋補氣血功效。在古代,貧苦病患吃不起人參,... -
銀耳潤秋燥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秋季氣候乾燥,中醫養生重在滋陰潤肺。銀耳潤而無寒,甘而不膩,具滋陰潤肺之功,正是秋季潤燥養肺之佳品。銀耳歷來與人參、鹿茸... -
隱性「營養不良」
陳靖邦醫生最近有位體型瘦弱年約40歲的女士求診。她最近有持續咳嗽和便秘問題。兩個月前她第三次確診新冠肺炎,感染期間有不斷發燒、喉嚨... -
痛風(下)
王建芳醫生上回講到90歲的陳伯(假名)因飲食習慣改變,引致急性痛風關節炎,不單發燒,左腳跟也痛,連站立都有困難,在服用秋水仙鹼後,... -
淺談核桃(三)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八國聯軍之役,相傳清朝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曾因梳妝盒不慎打翻,致一對核桃掉落河水中而勃然大怒。眾人皆以為這對核桃關係到大... -
中風後調補計劃
林小珊博士小明熬夜多,休息不夠,突感覺有點說話不利落,而他姐寫的古穿今小說中,芊芊父親同樣苦於口齒不清。芊芊忙於天灸早出晚歸,2星...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