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V不會性別歧視
李婉嫺提起HPV(人類乳頭瘤病毒),多數人立即聯想到子宮頸癌,難免會以為女性才... -
7月
洪之韻醫生1994年7月,是我人生的轉捩點。高考成績讓我有機會到英國劍橋大學踏出行... -
-
-
內地爆肺炎支原體籲勿擔心 袁國勇:外防輸入應由現時開始
內地近期爆發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本地感染數字亦有明顯上升。港大微生物學系... -
中醫治療 為漸凍人展現曙光
張琛中醫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症,目前只能用藥延緩病情惡... -
-
-
抗生素耐藥性:我們的認知、態度與行為
顏寶倫醫生衞生防護中心在4月13日發表了一份「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認知、態度及行為調... -
倡港府要檢討3年抗疫 袁國勇:3月底可除口罩令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早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每日最... -
-
-
驚心動魄的長新冠(一)
黃偉基醫生人類歷史上很多病毒直接攻擊人體。這些病毒例子包括流感、麻疹、帶狀皰疹病毒... -
喉嚨痛的迷思(上)
洪之韻醫生觸角敏銳的父母才能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病徵,甚至可能是唯一的病徵。長輩可能... -
小心隱性乙肝
黃天祐醫生一位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年輕女病人覆檢時,詢問每年一次恒常驗身是否已經足夠... -
以40年時間去學習「愛」
黃天祐醫生日前遇到20多年前我醫治過的一位女士,她很雀躍地告訴我:女兒入讀大學了。... -
逾4萬年史前病毒出土 可復活或感染人類
綜合傳媒報道,法國Aix-Marseille Université研究團... -
公民應為入境隔離付代價嗎?
鍾偉岸博士「後疫情時代」是否已經到來尚未有全球共識,各國已陸續全面開放國境,但港澳... -
持續不斷地發燒
洪之韻醫生究竟小孩子一年可以有幾多次發燒但仍算正常?到新地方,適應新環境,真的會常... -
微菌的大千世界(上)
柳漢榮醫生疫情中,社會各界經常提倡衞生及健康,避免細菌感染,但在過分的消毒和無菌環... -
誰是老頭兒的朋友?(一)
黃琼英醫生早在十九世紀末,著名的醫學權威William Osler描述肺炎為老人的... -
信任這回事(上)
有同事曾經告訴筆者,有次一位非常資深的顧問醫生為一名病人動手術,可惜病人... -
使用安全套有多安全?
黃天祐醫生使用安全套(又稱保險套)的目的本是為預防性傳播疾病,歷史至少可追溯至15... -
世衞下周四開會研疫情 猴痘料改名免污名化
歐美多國持續發現猴痘(Monkeypox)個案,確診個案逾科宗。世衞(W... -
靜候再而生變
顧小培在這裏說了多天,話題圍繞身體中的一類蛋白質,我們稱之為TLR,全名是To... -
指甲銀屑病怎麼辦?
陳湧醫生銀屑病是種免疫系統疾病,免疫系統正常會對付外來細菌及病毒,但在生病後會令...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