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後要抗鬱
陳仲謀醫生世衞在5月初宣布COVID-19不再成為「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不... -
由SARS到新冠20年(上)
陳仲謀醫生踏入2023年夏季,氣溫曾升至超過30度,季節性流行感冒開始猖獗,本地專... -
-
-
「不打緊,小事一樁」
楊嬋香過去3年多COVID-19肆虐全球,香港亦難幸免,感染與死亡人數不斷上升... -
「數動樂」:讓智障人士進行體能活動
鄭可瑜教授香港正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當中亦包括智障人士。智障人士的身體機能比健全... -
-
-
α-酮戊二酸(AKG) 作為可減緩生物衰老的補充劑
韋妙宜教授我很多年前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指導教授引用最多的論文是用於... -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中招 新冠快測呈陽性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透過發言人表示,梁君彥今日對冠狀病毒病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 -
-
-
新冠病毒與眼部疾病
林芷盈醫生、廖許琳女士、莊金隆醫生首先談新冠與乾眼症。不少新型冠狀病毒病(新冠)患者在康復後都發現眼睛經常... -
本港昨日確診再破萬宗水平 疫情有可能在兩周後見頂
近日本港疫情再次升溫,昨日確診數量再破萬宗。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今早... -
本港經濟持續低迷 梁兆基:0+0經濟先有起色
新冠疫情持續3年,防疫政策雖逐步放緩,但現時本港經濟仍持續低迷。香港總商... -
復常要有的心理準備
陳仲謀醫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但當二者不可兼得時,個人和... -
婦產科醫生的「免疫逃逸」
唐宇嶸醫生疫情已經接近3年,我們對COVID-19由陌生、恐懼到現在變成工作日常一... -
COVID-19抗疫感想
嘉芙蓮我是一名在護理界服務了很多年的護士,當2020年新冠肺炎威脅着人類的生命... -
迎接復常的心理狀態
陳仲謀醫生美國總統拜登在9月中接受電視台訪問,儘管每天還有四百多美國人因「染疫病歿... -
復常
馮康醫生疫情回落,社會開始有復常的討論。最大的關注,是入境檢疫安排調整為「0+3... -
大流行的未來
侯鈞翔醫生在第五波疫情之前,香港由於實施了大量的非藥物干預措施(NPI,如洗手、戴... -
精神健康新挑戰──「長新冠」
陳仲謀醫生老子在《道德經》第30章有道:「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
四両預防勝過千斤治療
陳仲謀醫生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年8月為止,全球死亡數字已經接近650萬,有超過6億人曾... -
同時確診新冠猴痘愛滋 意國36歲男成全球首例
英國傳媒《每日郵報》日前報道,一名36歲意大利男子被通報同時檢出猴痘(M... -
生命事故與精神「疫苗」
陳仲謀醫生上周二是今年的夏至,即一年之中北半球日照最長的日子,而依照中國傳統的陰陽... -
學術上的命名
顧小培文字是人類用以作記錄的符號,屬「視像」形式的表現。在原始時期,這些符號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