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史為鑑 不做病夫 注重精神健康 發揮青年「軟實力」
陳仲謀醫生本文見報日的翌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6周年大日子,而10日10日是「... -
生命邊緣創作光芒
蘇瑞雯上月到上海及北京探友,本是一次簡單的相聚之旅,卻意外地為自己送上一場視覺... -
-
-
正視創傷 緩解情緒反噬能量
朱綽婷颱風樺加沙過後,到海濱長廊散步,晴空蔚藍清朗,海色清澈透綠,那份平靜安穩... -
參考16型人格 強化治療關係
林震醫生「16型人格」源自MBTI(Myers-Briggs Type... -
-
-
留意日常小節 正視認知障礙
勞思傑醫生剛過去的9月21日是「國際認知障礙日」,希望大家繼續努力預防腦退步,增加... -
聲頻共振 平衡情緒
陳敏詩都市生活節奏急促,壓力無處不在。作為一位音頻療癒師,我常常問自己:在這樣... -
-
-
「你好」背後的深切守候
麥寶晶在深切治療部工作多年,愈來愈明白,溝通不單是語言交換,更是一種願意停下來... -
清熱解毒 滋陰養血 強筋壯骨 秋分食蟹好處多 七類患者不適宜
許懿清博士「秋分」是秋天第四個節氣。有云:「秋分暝日對分。」意指秋分這天日夜等長,... -
颱風後調理 重護氣保暖
李思齊教授秋分日(9月23日)襲港的超強颱風樺加沙,屬「風、濕、寒」三氣合攏之象。... -
勞逸結合 中庸養生之道
陳翠萍中醫師後疫情時代,大家對養生的關注與日俱增,希望透過調理身體預防疾病,達到中醫... -
晚年慢性病纏身 高齡社會醫療革新 實踐延緩策略 長壽與健康同步
陳少斌醫生二十一世紀的醫療進步,讓人類壽命顯著延長,「長壽」與「健康」的鴻溝卻日漸... -
砂仁知多一點(一) 產量少需求大
辜炳銳博士砂仁為常用中藥之一,根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本規定,本品為薑科植物陽... -
如何看待 內地醫療發展(一)
天峯醫生筆者最近獲邀參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始建於1956年,是內地一... -
保護盆底肌 慎防提重物
陳穎賢醫生已退休的劉太早前接受婦科手術後,覆診時醫生提醒她要小心護理傷口,避免提舉... -
步入生命晚期 尊重病者權利 家人放下糾結 靜心應對如何善終
區結成醫生上月底應邀在「毋忘愛」社區生死教育講座「死亡咖啡室」(Death... -
2025施政期待 公營醫療收費必須改革
馮康醫生行政長官發布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醫療部分,繼續延續往年「深化醫療... -
孕婦打流感針 母嬰雙重保障
唐宇嶸醫生前幾天在門診,有位準媽媽問我:「醫生,新聞話流感高峰期要到啦,懷孕期間打... -
提升自我分化能力 解決婆媳衝突
鄧文婷早前,某前國際球星50大壽,其大兒子結婚3年後再辦了個大型婚禮,但雙方都... -
鼻水倒流怎麼辦?嚴重恐致咽喉炎!鼻水倒流原因/症狀/紓緩方法一文看清
鼻水倒流時總覺得喉嚨痕癢、有異物感,令人十分煩燥。到底鼻水倒流原因、症狀... -
現代社會節奏快 壓力焦慮如影隨形 佛法結合科學 尋找生活智慧
「雲水無心」是一個禪意深遠的理想,象徵着無拘無束、自在無礙的心態。在當今...
更多內容